知道羅鷹的困惑,林朔淡淡道:“屠夫并非是自然的生物,他并非純粹的血肉之軀,但也不是單純駕駛機甲的人類。”
“準確來說,屠夫更像是經電子改造的人造生物,保留了作為人的內核,可從整體來看,實則是人的大腦在操控一個龐大、與自身血肉融合在一起的電子器件。”
“這個世界是單獨存在的世界,無法接受到來自類似太陽那種天然熱源的光照和熱量,但內部卻依舊維持著足以生存的溫度,說明這個世界必然存在有許多人造熱源。”
“熱的本質是電磁波,太陽的熱同樣是一種電磁波,但這是一種相對溫和的電磁波。只要太陽沒有發生劇烈活動,陽光對地球上的電子設備不會造成影響。”
“然而,人造熱源不同,人造熱源所發出的電磁波不會那么溫和。并且,此處作為底下研究基地,如此多的精密儀器仍然在有條不紊地進行運作,過程中所放射出的電磁波的量必然是巨大的,甚至其中可能還有一些具有破壞性的電磁波。”
“這也就是為什么一路過來我們能在不止一處看到需要穿防護服的提示,說明這里的電磁量必然巨幅超標。只不過,對于人類而言,短時間內不會因此受到太大影響,我們可以暫時在里面自由活動。”
“可是,屠夫作為獨立存在的、精密的電子器件,一旦在沒有防護措施的情況下暴露于大量電磁波存在的空間內,絕對會受一定程度的干擾——只需要些許程度的干擾,就足以給他帶來很大的麻煩,因為夜神香在與他對戰。”
“當然,除了在這里,附近的地方都或多或少存在這方面的問題。為了避免屠夫遭到干擾,其體表被用銅網包裹覆蓋,由此形成了一個可以隔絕外界電磁波與電擊的「法拉第籠」。”
關于這點,他先前偷襲屠夫的時候就感覺到了奇怪,為什么體表要弄這些銅網?如果是為了增強防御力,單純把表皮增厚一些更加實用。
“當然,法拉第籠也是有破綻的。離地、結構被破壞、被電解質液體沾染等等,都會影響法拉第籠的隔絕性能。”
“屠夫清楚自己的弱點,他知道如果在這個地方和人類交手,不論是人類找到機會破開了自己體表的銅網、毀壞法拉第籠的結構,還是戰斗過程中身上沾染血液,都可能會影響法拉第籠的性能,進而影響自己的行動力。”
也正因如此,屠夫才會盡可能避免在這里與玩家交鋒。
法拉第籠是他的保護,但在這里,卻束縛住了他的手腳,甚至成為了將他拽入深淵的魔爪。
而這,也正是規則最初就提到的關于屠夫的【致命弱點】。
這里的走廊過道只有兩米寬、兩米五高,對于屠夫來說,身處其中必須要佝僂身軀才能勉強通過,這也從側面印證了本建筑設計之初就沒有打算讓屠夫進來,甚至這附近的小片區域壓根就不是正常情況下屠夫該來的地方。
在完全狀態下,一對一單挑,短時間內他和夜神香基本是五五開。所以,只要稍微有其他因素介入,就可以打破這個微妙的平衡。
如果是在電磁波較弱的區域,即使林朔參戰打破平衡,也只是讓屠夫落于下風。但就算受傷,靠著個體較強的恢復力,不難在較短時間內恢復傷勢,而不至于對戰力造成太大影響。
但在這兒,由于法拉第籠的完整性遭到破壞,身陷強電磁波干擾的環境中,他各方面的能力都會出現紊亂,進而露出更多破綻、受到更多傷害,從而陷入惡性循環。
于是,最終,他倒下了。
總體而言,在林朔整體的推理中,事件脈絡大體是這樣的:
第一階段,屠夫并未急著直接去邊境查看情況,因為他對這個世界有所了解,知道此處的邊境墻沒有那么容易被破壞,所以當時故意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