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彌與石勒,表面上看關(guān)系不錯,圍獵晉朝,也多有支援,但是內(nèi)心不可能不互相忌憚猜忌,尤其是如今彼此做大,手握重兵,更加害怕會成為對方兼并的目標(biāo)。
石勒雖然奴隸出身,但是志向高遠(yuǎn),他表面上看豪爽恢宏,不拘小節(jié),實(shí)際上心思縝密,深藏不露。
王彌本就是個奇特之人,分明世家公子出身,可以安逸平和的度過一生,可他偏偏拋棄了晉朝臣子的身份,起兵造反,如果說他沒有雄圖霸業(yè)之心,是不太現(xiàn)實(shí)的,看來他早就看透了晉朝的頹廢之勢,這一點(diǎn)兒而石勒看得倍兒清楚。再說王彌少時游歷,閱覽群書,尤其喜歡兵法奇謀,本人又驍勇善戰(zhàn),確實(shí)不容小覷。
兩方面都在精打細(xì)算。
311年9月,王彌手下謀士劉暾來見王彌,談到了曹嶷,曹嶷原是王彌的左長史。之前,劉暾在洛陽獻(xiàn)計(jì)王彌:“還據(jù)青州”、鞏固后方,王彌覺得有理,沒有穩(wěn)固的后方是絕對行不通的。當(dāng)時的青州是茍曦兄弟的封地,必須清理出去。
曹嶷的家眷也正好困在青州。于是加封曹嶷為鎮(zhèn)東將軍,率軍五千返回青州,招攬兵士,順便迎接他的家人。沒想到的是,王彌的大將徐邈、高梁素來敬仰曹嶷,以他馬首是瞻,各率本部人馬數(shù)千,悄無聲息地也隨曹嶷去了青州,這也使得王彌措手不及,兵力大為減弱。
曹嶷不辱使命,區(qū)區(qū)幾千兵馬,生生把茍曦兄弟從青州打了出去,要不然后期石勒收拾茍曦還不能那么容易。
隨后曹嶷任了青州刺史,和王彌提議道:臨淄“地原難守”,實(shí)在不適合做治所。
不如在城西,堯王山前新建了一座的城池,取名廣固城,以求“四周絕澗,阻水深隍”,并建議把青州刺史部、齊郡、臨淄縣三級治所都從臨淄遷入廣固城。
王彌覺得甚好,同意了他的方案,由此可見曹嶷是個遠(yuǎn)見卓識之人,因?yàn)閺V固城位于堯王山之南,厄制要沖,陽河繞其西側(cè),大澗寬廣,易守難攻,后來也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從此以后,廣固城取代臨淄城,不僅成為軍事要塞,其他方面的優(yōu)勢也慢慢顯現(xiàn)出來。
廣固城依山傍水,西靠崇山峻嶺,北控千里沃野,東瞰膠東,南通淮沂,政治上更便于施政行令,經(jīng)濟(jì)上更便于商旅云集。
王彌為了獎勵曹嶷,累次加官晉爵。
劉暾對王彌道:“而今曹嶷勢力漸強(qiáng),也該用用了。您可以召回曹嶷,兩軍匯合,集中力量,先滅了石勒,然后在青州稱王,以圖霸業(yè),豈不善哉!”
王彌思忖良久,采納了他的建議,滅不滅石勒的問題,他得慎重考慮,石勒可不是隨便什么人,想滅就能滅的,強(qiáng)悍不可一世,弄不好,自己反受其害。
但是有些事兒早晚都得做,于是痛下決心,親自修書一封,交給劉暾,讓他前往青州聯(lián)絡(luò),務(wù)必要曹嶷共謀石勒,同時邀請石勒青州一會兒。
劉暾趕至東阿,也是倒霉,被石勒游騎抓獲,帶到石勒面前,石勒一見他就明白了大半,不好好待著,亂跑什么呢?看了王彌的親筆書信,只是微微一笑,并沒有大發(fā)雷霆,而是叫人把劉暾拖出去,悄無聲息的殺了,并嚴(yán)密封鎖了這個消息。
遲遲不見劉暾回程,王彌以為事情不順,曹嶷可能不愿意同自己會師剿滅石勒,又因?yàn)樾戾恪⒏吡焊S曹嶷而去,王彌自忖兵力不足,于是只好按兵不動。
這時有兵馬來報,石勒擒了茍曦,還賜給了官職,他知道石勒這是在刁買人心,無論如何茍曦還是有些勢力的,會跟隨茍曦一起效力石勒,以為是心頭大患,于是假意修書一封,賀喜石勒道:“可喜可賀,公擒獲茍曦,收為己用,有如神助啊,聽說公任命茍曦為左司馬,那怎么能夠用呢?不如他為左司馬,我去給您當(dāng)右司馬,天下不都是公的了嗎?”
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