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自己也加強學習,沒事就讓專人給他講史,從中汲取經驗教訓,又實行減租緩刑,為加強胡人漢化,開辦了學校,首創了考試制度。仔細核定戶籍,重新制定了度量衡,便于商賈往來,促進北方經濟發展。
雖然石勒沒有稱帝,但是朝會已經開始使用天子禮樂了,所穿衣冠、所用儀物,和皇帝都是一模一樣的。
能有今天這個局面,張賓功不可沒,于是封他為大執法,專縱朝政;
石虎勇冠三軍,總理軍政,不久又加封了驃騎將軍、賜爵中山公;
其余群臣,都論功行賞,授位進爵各有不同,也就不一一贅述了。
張賓得到的職位之高、待遇之優厚,誰也比不了;但張賓卻很睿智,從不恃寵而驕,本人也謙虛、恭敬、一舉一動,都小心謹慎。
同時他又大公無私,杜絕私情。如果有人想打通他這個門路,那是門都沒有,他本來也不貪戀那些身外之物,從來都是以身作則,禮賢下士。
張賓入朝時還是那副老樣子,直言規諫,但是一旦離開石勒視線,便把所有美譽都歸功于石勒,把石勒夸得跟一朵花一樣。
繼續閱讀
石勒更是通透慧達之人,于是更加看重他。但是因為張賓的較真敲打,每次上朝,石勒擔心張賓的陰陽怪氣,必須端正容貌,說話時也注意修飾辭令,盡量不說臟話,在這樣一位臣子面前,不進步都不行。
而且為了表示尊重,石勒以右侯稱呼張賓,從來不直呼他的名字。
這對君臣配合得天衣無縫,石勒的勇武果決,和張賓的公正多謀,結合在一起成就了彼此。
做了趙王以后,石勒也沒忘了老鄰舊居,他曾經于李陽是鄰居,那還都是小時候,年輕氣盛,每年都為了漚麻的池子,爭執不下,大打出手。
結果石勒稱趙王后,家鄉父老都來投奔,唯獨不見李陽,他甚是納悶,問道:“李陽與我是近鄰,最該來的,為何沒見人影呢?”
鄰居們都笑道:“趙王居然還真記得李陽,他快嚇死了,不敢來!”
石勒一聽哈哈大笑道:“李陽是個壯士,他有什么不敢來?漚麻之事是貧民之間的怨恨,那時候不是都窮嗎?我如今都得到天下人的尊崇信任了,難道還會因為之前的事兒,向他一個平民尋仇嗎?速速把他叫來!”
李陽來了以后,驚懼不已地跪倒在石勒面前,石勒本就相貌堂堂,屬于棱角分明,大理石雕塑一樣的面龐,如今更加威武霸氣,李陽這個后悔啊,我當初咋想的,跟他支把個啥啊?他現在還不得剮了我啊!
石勒卻不提之前的事情,與他暢飲,結果喝得有點高了,李陽也膽大起來,兩人互相戲諺嘲諷,石勒一邊哈哈大笑,一邊拉過李陽的手臂說:“別跟我吹牛,我以前確實厭恨你的老拳,你也好不到哪里去,飽嘗了我的毒手!”于是石勒發明了一個成語“老拳毒手”,載入史冊!
之后石勒賞賜了李陽一處宅第,并且任命他為奉車都尉,李陽從那以后,對他是忠心耿耿,除了效忠石勒,他什么也不關心!
晉末風云錄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