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留祖道重的大和尚,名叫佛圖澄。
西域人士,在有部出家,據說他能夠驅鬼通神,最重要的是開了天眼通,能看到千里之外的事情。石勒第一次見到佛圖澄時,還在為劉淵漢國打工,那時佛教還在中土還不那么盛行,于是問佛圖澄佛法是什么,有什么厲害的之處?
佛圖澄當即取了一個缽子,里面裝了清水,隨后他點燃一炷香,雙手合十,口中默默念咒。不一會兒,水中就生出一朵七彩蓮花來,光彩奪目。
是挺神奇,但是這招想糊弄石勒那可太幼稚了,石勒白了他一眼,根本不想再搭理他了。
佛圖澄也笑了笑,知道他不肯相信,于是說:“今夜當有人劫營,將軍要早作準備才是。”這話比剛才那個戲法實用,引起了石勒的注意,石勒雖然不確信,但是有所防備還是好的。
果然半夜有敵軍殺來,石勒因為早已設伏,結果大獲全勝,突然想起來佛圖澄來,道:“這妖僧太厲害了,必須殺了,以免后患!”
結果翻遍軍營,也沒找到佛圖澄的人影,他憑空消失了。
石勒聽說佛圖澄不見了,腦筋一轉,又覺得后悔了,心里想他定是知道我要殺他,所以走了,果然有些法力,是位高人,要是能留在我身邊幫我就好了……
隨之剛想到這里,佛圖澄又笑嘻嘻地從營外翩然而入,道:“我又回來了。昨天佛說與我,將軍想殺我,所以先避一避,現在我佛又說,將軍想留我了,所以我就又來了。”
石勒哈哈大笑,軍營可是守衛森嚴之地,他居然能來去自由,如入無人之境,真乃高僧也。
此后,佛圖澄就跟著石勒走南闖北,他是看明白了,于其忽悠老百姓或者富貴豪紳,不如選定一個最高統治者,一勞永逸,看非常看好石勒,于是打定主意跟著石勒混了。
他除了給石勒卜算吉兇以外,還用各種辦法勸諫石勒減少殺戮,救活了不少人,在后趙境內,因為佛圖澄而活下來的俘虜和流民,數以萬計,有胡人也有漢人,因此民間也很尊敬和推崇佛圖澄,都覺得他是有道高僧,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去洛陽,重建白馬寺。
他提出了“以和為尚”的佛法理念,也就是平和,和氣,才是最高尚的佛法道德。石勒很是信服,尊稱他為“大和尚”,“和尚”這個詞匯也是從石勒這里來的。
石勒在他的影響下,也開始信奉佛法,并把自己年幼的子侄,都交給佛圖澄,在寺中撫養一段時間,聽從佛圖澄的教誨。
每年四月八日“佛誕節”這天,他無論多忙,都會道佛圖澄禮佛敬香,為天下,為百姓,為自己的子侄后代祈福。
石勒對佛法的大力推崇,也為后來佛法在中華大地落地生根,發揚光大,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自石勒開始,漢人也可以出家了,以前的統治者是明令禁止漢人出家為僧的,畢竟佛教是個外來品,以前還不怎么被統治者接受,統治者更喜歡道家和儒家。
這天石勒又來佛圖寺禮佛敬香,佛圖澄見他面色陰沉,便知他遇到事了。
禮佛完畢,到后室奉茶之際,佛圖澄便問道:“大王面色不悅,可有什么難以抉擇之事嗎?”
石勒道:“劉曜攻取了金墉,圍困洛陽,國內大片國土淪陷,我欲御駕親征,但文臣武將俱不贊成,因此心內郁結,欲問我佛,此行可成否?”
佛圖澄一聽,這么大的事情啊,那可得慎重,自己必須故弄玄虛一番,輕易亂說肯定難以取信于石勒,于是佛圖澄雙手合十,道:“尚有一法,可覘未來,大王不妨一試。”
石勒一聽來了興致,笑道:“必須一試。”
佛圖澄道:“此事需展期七日,七日內令一童子持齋,齋戒七日期滿,方能覘視,成與不成,我佛定會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