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了,你要是不打,我們以后還活不活,苻健不得整死我們啊?你得先打打看呢!
過了一會兒,桓溫說:“先生大才,長江以南沒有一個人能和您相比!”
于是立刻暫任王猛為軍謀祭酒。
此時桓溫手下的順陽太守薛珍,屢次勸說桓溫渡過灞水,直取長安,都說得快翻臉了,桓溫還是沒有聽從。
薛珍一氣之下,帶領自己的一部分軍隊擅自渡過灞水,一頓廝殺,頗有收獲。
回來后薛珍不停向兵眾大肆炫耀,眼氣桓溫,意思是你看我多么勇敢果斷,你看看你這個三軍統帥也太謹小慎微了?怕什么,打啊!把桓溫一路惹毛了,直接給他殺掉了。
這就有點太小氣了。
此時桓溫與秦丞相苻雄戰事又起,兩軍再次大戰于白鹿原,苻雄那是豁出命來啦,桓溫此時軍中乏糧,人心思歸,兵士屢次進攻不利,死者超過萬人,苻雄又揮兵陳倉攻擊司馬勛和王擢,兩人見桓溫按兵不動,心里也沒底了,蒼茫應付了一下,司馬勛逃奔漢中,而王擢逃奔略陽。
桓溫琢磨了一下,耗下去沒有可能,因為沒有軍糧了,打呢又沒有勝算,于是徙關中三千余戶,要撤兵南歸。
他允諾王猛任命他為高官督護,想讓他和自己一起回江南,王猛固辭不就,離開了桓溫。
就這樣桓溫與五胡十六國里排名第一的謀臣,失之交臂。這個人比張賓還厲害呢!
王猛之所以離開,那就是沒相中桓溫,覺得桓溫雖然有野心,但是不夠果斷堅毅,你起碼要表示出要稱帝的意向,我才能跟你混一混,連這個意向都不明確,我跟著你有什么前途,王猛是要出將入相的,桓溫不當皇帝他怎么出將入相,他頂天整個郡守,刺史當當,那有什么意思。
秦太子苻萇見桓溫撤退,必上戲碼,隨后掩殺,等到桓溫退到潼關,幾次對陣都以失敗告終,死亡過萬。
可以這樣說,桓溫這次北伐也就是小試牛刀,糧草不足,兵力不夠,至少沒達到他理想的兵力部署,他要是有個三十幾萬人。那肯定就不是他了。
總的來說,桓溫第一次北伐以失敗告終,可是東晉朝野上下,不但沒有責備他,相反的大加贊賞,那是夾道歡迎,無限榮光,其實也有道理,畢竟他孤軍深入千里打到了長安城下,有效地震懾了敵軍。
可以這么說這一次他是名利雙收,雖敗猶榮!
而前秦這邊,苻雄突然也有病去世了,前秦國主苻健哭弟弟哭得天昏地暗,直到吐了幾口鮮血,他痛心疾首地說:“上天這是干什么?不想讓我平定四海了嗎?為什么要奪去了我的苻雄呢?”
苻雄確實是大秦的定海神針,沒有苻雄,桓溫這次說不定就成功了,苻雄雖為輔國元勛,權力近于君主,但他態度謙恭,惜民愛眾,遵奉法度,所以苻健從不猜忌懷疑他,經常說:“苻雄就是我的周公。”
苻雄的兒子苻堅繼承了父親的爵位。
苻天王正式顯山露水。
苻堅生性極孝,氣度非凡,從小就很得爺爺苻洪寵愛,博學多能,喜交英豪,呂婆樓、強汪等人都和他極好。
晉末風云錄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