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的名號袁術是聽說過的,甚至是領教過的。
在袁術的心中,李傕早就不是那個迷信的人,而是一個被上天所眷顧的人。
不然,李傕是怎么從涼州一路殺到西域都沒有怎么吃過虧,連孫堅這樣的猛將都輸在了他的手上。
對于李傕帶來的五千援軍,袁術非常滿意,這個數量剛剛好,帶的少沒有用,帶的多,頗有一種喧賓奪主的感覺。
等李傕到來之后,引過眾人見面,袁術開始了第一次的軍議。
對付孫策,袁術雖然有親征的意思,但是他卻被閻象勸住了,閻象以袁術已經為王,不可輕動這樣的理由勸住了袁術。
當然,真正的理由是閻象覺得袁術在戰術上似乎有那么一點點不靠譜。
“當年孫策以五百之眾,討平江東,現在我們有五萬之眾,江東旦夕可破。”對于勝利,袁術完全沒有疑惑。
有了董仲穎的默認,袁術完全不需要擔心后顧之憂。
曹操、劉備和呂布完成了一個恐怖的平衡,三人誰都動不了,害怕被別人漁翁之利。
劉表,哼,那個老東西,他也就文治有點像樣,打仗,完全不是我袁術的對手。
天時也在他這一邊,現在孫家自己陷于內訌,而自己又有董仲穎之助,涼州最為強大的五福星都來了,江東還有什么不能平的呢?
袁術一邊感慨著董仲穎援軍將領的強大,一邊感嘆著董仲穎竟然連數數都不會。
徐榮雖然存在感低,但好歹還算個人,明明是五個人為什么要叫四天王。
袁術唯一沒有的就是地利,在水上爭鋒,他的確不如孫家,他也沒有多少船只,不過陸家聯絡了不少江東的士族,那些人會給他足夠的船只的。
在人望上他可是超過孫家許多的,他可是經過“傳國玉璽”蓋章認證的仲王,是舜的后裔。
袁術對于戰術進行了部署,橋蕤將作為全軍的先鋒率領一萬人從歷陽渡江,隨后在歷陽囤積物資,等待后續的援軍。
只要等到紀靈的大軍過江后,他們就可以按照過去孫策平定江東的路線再一次打上一遍了。
至于李傕的軍隊,袁術并沒有將他和自己的軍隊編在一起,反而要求他從陸路進攻居巢,牽制孫吳的軍隊。
和信心滿滿的袁術不一樣此時的孫家那一方士氣可以說是低下了。與陸遜預料的一樣,當聽說袁術準備進攻江東的時候,整個孫家徹底放棄了爭議,在周瑜的建議下,他們擁立了孫賁作為孫家的繼承人。
這其中不牽扯利益,而是現在情況下的最優解。
按照周瑜的說法,孫賁作為繼承人有兩個好處,一個是他的年齡足夠大,能力也足夠,至少在這樣風雨飄搖的情況下,他比孫紹更為的合適。
另外一個好處,那就是過去曾經袁術讓孫賁統領孫堅的部眾,可以說孫賁和袁術的關系還行,可以有回旋的余地。
這兩個理由已經充分能夠說服那些人了,果然在大敵當前的情況下,孫家能夠迅速的團結在一起。
還有一個理由周瑜并沒有說,那就是孫紹的年齡足夠的小,如果與袁術的戰事不利,可以將孫賁拋棄,立孫紹為傀儡,請袁術主政江東。
只要他們抵抗的夠激烈,袁術說不定會答應這個要求。江東的實權可以等孫紹長大在奪回來,每過一天,孫紹就長大一天,而袁術就老了一天。
“現在袁術想要模仿當年伯符平定江東的路線。”周瑜說道,對于袁術的做法,他一眼就能夠看穿。
的確,當年孫策平定江東之策大半出于他的手上,這的確是平定江東的最佳方法。
“昔日劉繇為了防備我們,曾經屯兵牛渚,這的確是防備的正確方法,劉繇雖然被我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