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大江聽罷,一邊撥弄算盤珠子,一邊講解著。
“臘肉作為配菜,炒的時候可以大量加入其他食材。如果每天有三十桌客人,每桌按照平均消費一斤臘肉,那么一天消耗的臘肉量為三十斤。需要三百多天才可以消耗完。需要十到十一個月才可以吃完。”
掌柜的只見顧大江一邊有條不紊的講解著,一邊風(fēng)輕云淡的撥弄算盤,看的眼睛都舍不得眨了。
“臘肉雖耐放,但中間若保存不當(dāng),還要出現(xiàn)損壞,得不償失。臘肉按五十文一斤,折合成銀子便是四百五十兩。還要考慮人們對這菜味道的接受程度,建議您先買上些試試,覺得不錯再多買吧。”顧大江算到最后建議道。
掌柜的這會兒,看顧大江的眼睛都冒光了。
連連豎起大拇指:“先生真是高呀,算籌竟如此精通,在下實在佩服!佩服!就依先生的意思,先買兩個月的量如何?”
顧大江想了下兩個月一千八百斤,按如今的溫度,放兩個月沒問題的。便點點頭道:“可以。掌柜的,等下便讓小二去找商隊伙計拿肉吧。我夫人也會把清洗、蒸、炒臘肉臘腸的方子,一并送于掌柜。”
“哎呀!顧先生高義呀,請受我一禮。”掌柜的當(dāng)即感激的深深躬身,對著顧大江行了一禮。
行罷禮,又忙起身去到柜臺后,從錢匣里取了一百兩現(xiàn)銀出來。
“感謝先生高義,不能白收了你的方子,不過既是先生好意相贈的,在下便不推辭了,給先生湊個整數(shù)。先生也莫要推辭。”掌柜的一臉燦爛真誠又自帶諂媚的笑著說道。
顧大江想了下,便也沒在推辭,點點頭便收下了。心下想著,一會囑咐夫人將臘肉菜譜多給一張就好了。
兩人正閑聊之際,門外又進(jìn)來一個人。
此人一進(jìn)來,就是保持個脖子向前伸,頭微抬,鼻子使勁嗅的狀態(tài)。對旁的那是理都不理。
一直嗅到后廚送菜的過道,這才激動的喊道:“就是這里!就是這里!”
“敢問這位兄臺是?”掌柜的一直跟在后面,此時疑惑的出聲問道。心中已是略有微詞。
“許掌柜?”顧大江從這人進(jìn)來也一直在盯著看,此時不太確定的喊了一聲。
只是現(xiàn)在的許掌柜,看著比原來清瘦了不少,感覺還老了幾歲的樣子。
來人這才注意到大廳中的兩人,一看到顧大江,先是大驚,繼而忙拉了顧大江,往店內(nèi)樓梯遮擋處躲去。
待看到略微不那么暴露了,這才開口道:“顧二先生怎么來郡里了?”
顧大江笑著說道:“我們過來做點小買賣。許掌柜怎么在此?”
翁縣出事時,沒有看到曾經(jīng)有過交易的幾個掌柜的,當(dāng)時顧家人還擔(dān)心過呢,沒想到,竟在此處再次遇到了故人。
“哎呀!我早該想到的,如此獨特的美食,也只有先生家里,能研制出來了。”許掌柜激動的說道。
“許掌柜,過獎了。”顧大江謙虛道。
“在下也是實話實說罷了。只是有一事不知先生知不知道?”許掌柜皺眉說道。
“可是翁縣被毀之事?”顧大江問道,見許掌柜心情沉重的搖頭。
便接著說道:“在下實不知掌柜所言何事呀!還請許掌柜直言。”顧大江抱拳道。心情也開始擔(dān)憂起來。
于是,接下來,許掌柜便對著顧大江說了自己因何原因調(diào)到澤勝郡,以及在翁縣,段縣令調(diào)查他們的事,還有翁縣幸存者到澤勝郡后,黎王調(diào)查他們的事。
聽的顧大江滿心的疑惑,段縣令調(diào)查他們很好理解,而且段書寰入谷后也講過這個事。
可黎王,當(dāng)時可是臉面都沒見過,為何要調(diào)查自己家呢?
顧大江聽罷滿心疑惑:“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