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民敬仰、名垂青史的偉大帝王。而那兩位忠心耿耿、堅守宮門的將軍,也一如既往地忠誠守護著皇宮的安寧,為大唐的繁榮昌盛、長治久安,奉獻著自己的青春與熱血,成為了大唐盛世中不朽的傳奇。唐太宗入夢,以此闡明陰陽感應之道,也就是男女之間贈答之理;有感應必然有回應,有結果必然有報應,絲毫不差。唐高祖曾夢見自己身死,墜落在床下,被群蛆所吞食。智蒲禪師將此解夢為億兆民眾趨附之象。
太宗的這個夢,此前未曾聽聞過。然而白天之所作所為,即是夜晚之所夢。地府之游,難道不正是“貞觀”時期那些幽隱之事的反映嗎?幽隱之惡,產生于心中而在夢中顯現,此處正應該提出“心”字作為主旨,以此可見人心之險惡,便成就了地獄之險惡。如影隨形,不可泯滅。
“太宗在一片渺渺茫茫之中,獨自一個人,驚慌失措,難以尋找到道路;急忙寫下私書尋求庇護;見到鬼門關便有先主李淵以及兄弟前來索命;為鬼龍公案進行辯解;在生死簿上添注內容;游觀地府,心中充滿悚懼;經過十八層地獄,心中驚恐慘然;親眼目睹奈河橋,心中又驚惶不安;來到枉死城,心驚膽戰;看見一伙鬼魅攔住去路,慌得無處躲藏,向崔判官求救,借相良的金銀賄賂以求免罪;看到六道輪回,判官叫太宗明心見性;直到陰司里沒有冤恨之聲,陽世間方能享受太平之福;凡是各種不善之處,都可以一一改過。”這才歸結出正旨。可見在陽世間不做不善之事,那么在陰司里自然就沒有地獄之險惡了。處處都是從心上進行描寫,而所呈現的都是太宗平日里的所作所為、那些問心有愧難以心安之事。陰陽之間的感應之道,恰如男女之間的贈答之理。只要有所感,必然會有應;只要有結果,必然會有回報,絲毫不差。唐高祖曾夢到自己身死,墜落在床下,被一群蛆蟲所吞食。智蒲禪師將此解夢為億兆百姓趨附之象。
最具提醒之處在于,“眾多冤魂索命,判官道:‘陛下得些錢鈔與他,我才救得你。’太宗道:‘寡人空身到此,那得有錢鈔?’”這正所謂“萬兩黃金將不去,一生惟有孽隨身”啊。判官說得到些錢鈔就可以救,難道真的能救嗎?正說明此處錢鈔不可到達,用不上,又如何能救得了你呢?下面借相良的金銀,難道真的可以借嗎?正說明在陽間作惡就會有惡報,作善就會有善報,一到陰司,帝王的十三年,反而不如匹夫的十三庫;帝治的十五道,反而不如匹夫所寄存的一庫。精妙之意都在反面,讀者千萬不要拘泥于文字表面!就會知道相良夫婦所積累的,是齋僧布施的善果,并非全是金銀紙鈔,自然就可以明白。
太宗因為老龍的緣故而陷入大夢之中,一到鬼門關,理應撞見老龍索命。為何卻劈頭撞見先主李淵以及兄弟等人,而沒有見到老龍呢?
隋朝綱紀不振,天下之人共同追逐政權。高舉義旗鏟除殘暴,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名正言順。奈何采用裴寂的詭謀,派遣隋朝宮女去侍奉高祖?以逼迫之勢讓高祖順從,使父親陷入不義之地,違背了不犯上的本分,有干犯皇綱之嫌。冥冥之中的懲罰,那些謀臣輔佐之人,實際上是相互促成了此事。高祖廣施恩澤,卻在行為上失于檢點,這就如同老龍被鰣軍師所誤導。而違背天時克扣雨量,云雨之差失了時機,懼怕天刑而遭到慧劍之斬,豈不是理所當然!
涇河之龍,實際上就是李淵,所以稱之為“老”。“雨水共得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隱括了“李淵”二字。解析這兩個字:三橫為三尺,三直為三寸,“四”與“三氵十八子”合起來為零四十八點。又合并湊用,像“四”字的形狀,分并各算,成四六二十四之數;合之“三氵八字”,為三八二十四數;共同組成四十八點。去掉“李”字的“八、子”,為克八點;去掉“淵”字的三直,為克三寸。所剩余的“李”字的“一”和“淵”字的通而用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