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了所有的維護工作之后,他又詳細講解了設備日常保養的具體方法和應該注意的關鍵細節。
接著,何雨柱把所有的部件安裝完畢,接通電源,機器轟然啟動。一名資深師傅驚嘆道:
“果然修好了,太厲害了!”“確實如此,聽聽這聲音,比剛搬來時還好!”
“說得對,要是有這種機器幫忙,一定能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不愧是工程師,幾下子就把機器弄好了!”
“那當然了,你覺得國家培養的工程師是吃白飯的嗎?沒有這兩下子怎么能稱為工程師?”
看到機器能正常運轉,廠長王愛國對何雨柱的態度更為親近,并問道:
“果然是五級工程師,果然名不虛傳!另外一邊還有另一臺設備,不知道能否修理?”此時的何雨柱已開始拆卸第二臺機器,鑒于之前的經驗,這一次再沒有人發表意見。
很快他就找出了故障所在,從工具包里取了一個零部件,并向王愛國說道:“廠長,這塊零部件需要更換,工廠里還有備用件嗎?如果有的話,請拿出來替換一下。”
王廠長的主要任務是整合各個私人企業,所以他對于技術上的事情不是很清楚。也難怪聽說接下來楊廠長將會接手這一切事務。
盡管如此,他還是知道怎樣安排人員做事:“孫主任,你負責技術部門,請看看是否有備用部件可以替換?”
孫主任搖搖頭回答說:“王廠長,這部分事務主要歸后勤處理,我不太清楚是否有備件。”接著,王廠長又轉向負責后勤工作的馮部長詢問:“馮部長,你負責這一塊工作,請確認是否能找到所需替換部件?”
馮部長對此事比較了解,于是解釋道:“王廠長,這臺機器是以前遺留下來的,由德國生產,我們現在找不到相同型號的替換件,況且......”
如今的國內狀況,與一些友好國家關系不錯,而對于其他國家及工業設備,則沒有那么多聯系,尤其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這種情況愈發明顯。
王廠長顯得有些為難地看著何雨柱。而何雨柱則毫不猶豫地說道:
“沒問題,我來重新制造一個吧!”說著,何雨柱找到了合適的鋼料。此時,一旁的孫主任指出:“何雨柱同志,你使用的這種材質有些不太合適,相比原先的配件差了不少!”對此,何雨柱點頭贊同:
“我明白,但鍛工車間在哪?”
聽見何雨柱的話后,孫主任回應道:“車間就在那邊,但是即便如此,鍛打也只是改善部分特性而已,新舊材質之間差距仍然很大!”
對此何雨柱點了點頭表示明白:
“我知道這些問題!”
隨后,他拿來紙張和筆寫出了一份詳細的物料清單,遞交給王廠長:“請幫忙準備這些原料好嗎?”
王廠長看了看清單上的物品名稱——多種不同的金屬以及石墨等等。隨后把這張單子遞給了馮部長:
“這些物資是否都有儲存?”馮部長看了一下,肯定地點點頭:
“有的,這些都是庫存里有的!”
于是,王廠長吩咐到:“那就按照這份單子上所列出數量備齊吧!”
其實,王廠長也不清楚何雨柱要這些物資干什么。不過既然何雨柱開口了,那就給他吧。
王廠長心里明白,專業人士的事應該交給專業人士去做。既然是請何雨柱來的,就要充分信任他。
何雨柱朝王廠長一行人說道:
“先把材料找齊再說,現在咱們先檢查其他機器的問題!”
眾人聽了之后并不明就里,只知道何雨柱有所圖謀。唯有技術部的孫部長似乎有了一些推測,但還沒完全肯定。畢竟,何雨柱是個工程師,并不是普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