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作感謝如何?”
看到這樣的楊廠長表現,李新民心中甚為愜意點了點頭表示接受: “楊廠長言重了,我們都在為此企業盡綿薄之力罷了。”
于是立刻將材料取出遞交給他。李新民在這一點上的確把握不錯,此次外派出國人員均沒有任何上級領導親友牽涉。如要擅自讓上司親屬加入支援行動,則必定造成諸多麻煩。這批人選均為一些后臺薄弱的職工;
不去?
要是拒絕就給你扣上一個帽子讓你無話可辯。盡管不少人不愿前往,但形勢所迫也必須硬著頭皮上。那時社會風氣使然國家利益既能造就人生亦可能斷絕機會。
但大多數員工仍具備較高的認識覺悟,特別在這個時代的首都,并不像數十年后的情況變化。
現今許多人還是愿意參與其中。李新民把名單交給楊廠長,后者瀏覽這份清單時,在中間發現了易中海這個名字。
楊廠長直白開口要求: "李廠長,請看看,這名易中海能不能從名單中除去?"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聽到廠長楊明的話,李新民愣住了。他之前查過,那個易中海跟楊明廠長并沒有什么交情。難道真的像何雨柱說的那樣?這可不太好辦。
早知道應該過幾天再去找楊廠長簽字,公布出來就好了。那時一切都板上釘釘,沒想到現在出了這樣的紕漏。本以為事情并不嚴重,但為了一次人情去跟楊廠長硬碰硬真的值得嗎?
李新民沉思了一會兒,仔細權衡。他明白,何雨柱并不是軋鋼廠的人,只能幫自己這一次,還不一定能夠成功。而楊廠長剛調過來,今后還有很長一段時間要相處。
如果這次惹惱了楊廠長,自己以后在這個廠里恐怕不好混了。要知道,楊廠長怎么說也是一廠之長,到時候不給自己分權,甚至只安排些瑣碎的工作,自己永遠都不會有晉升的機會。
想到這里,李新民笑瞇瞇地說:“原來如此,真是對不住啊,我不清楚這位易中海同志是您的親戚。這事真讓人頭疼,這不就是大水沖了龍王廟嗎?好的,我馬上把他的名字去掉。”
此刻的李新民非常不滿楊明,若非楊廠長插手,自己本來能得到何雨柱的一份恩情。何雨柱的人情可不是一般的,前王廠長就是因為得到他的支持,現在已經高升了。據說年內還能再升一級,那時將和自己岳父級別相同。
而自己岳父在自己的心中,是多么高高在上的一個人,自己想都沒敢想過的地方,卻被楊明輕易破壞了。因此他對楊廠長充滿恨意,但在表面仍然記下這一賬,暗自記恨,以公謀私。這也為他后來找機會整垮楊廠長埋下了伏筆。畢竟阻礙他人升職就如同殺父之仇一樣重大。
而楊明完全不知道這些復雜的緣由,否則他肯定不會這樣做事的。這樣反而讓李新民與自己結下深仇大恨。但這點根本不為楊明所慮,畢竟被調動離開后就跟李新民沒關系了。
聽到李新民的回答,楊廠長點點頭說道:“感謝李廠長的理解和支持!今晚我請客,我們一起吃個飯!”
此時,楊廠長一心想著如何安撫好聾老太太,千萬別因為此事影響自己的前程。而李新民既然已給足了這個面子,便不再堅持其他條件:“行,既然您親自相邀,這面子無論如何都要給。”
何雨柱并不知道李新民為了讓將來在軋鋼廠能夠更順遂,竟放棄了這一次人情。但這跟他無關,他不過是隨便說了幾句,反正他本來就不是這個廠里的領導。
不論易中海是否留在京城,與自己其實都沒多大關系。只是這個易中海曾經設計過自己,讓人心中不爽。但若自己一直揪住這件事不放,反而會影響領導對我的看法。
因此,何雨柱知道這件事后,并沒有太放在心上。只不過之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