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知秋說道:“老雷,這個問題剛才我已經談過了,就是為了預防可能發生的情況,我們研究所還需要不少儲備糧。你也了解過了,今年的收成并不理想,上級已明確指示在新糧食到來之前我們要降低消耗量。要知道我們單位如此重要都要減少配給,倘若真的跟去年一樣的話,我們的儲備也會消耗光,到那時我們去哪兒找到額外的食物?”
聽到此言,雷教導員同意道:“你說得對,我們應該未雨綢繆,在這個地點進行一些工作吧。我支持你的建議,并且這樣做不需要很多人力,僅僅是調動了幾臺拖拉機而已。”
顧知秋點了點頭回應:“沒錯,這就是我打算的方法。既然已經定下來了,那你去處理別的事情吧,這片地將成為我們的糧食生產基地。”
雷教導員感慨地說:“希望何雨柱同志所說的不太準確,否則普通民眾將會遭遇巨大的困擾!”
顧知秋附和點頭說道:“說得對,不過防患于未然總是沒錯!”
接著他補充說:“是的,一旦有行動方案,我們就要去做起來,哪怕有偏差也勝過無所作為導致食物匱乏。”
看到顧知秋支持自己的提議,何雨柱便更加用心準備,包括科技、種子等各個方面都籌備完備了,這樣他也得以重新投入飛機項目的開發工作中。很快就到了四五月份,在全國各地都經歷了異常的高溫和干旱。
在這個時候,何雨柱完成了所有飛機圖紙的設計。其余不太關鍵的零件也交由其他廠家完成制造。
有一天,顧知秋走入何雨柱的辦公室說道:“柱子啊,試驗機場現在已經建成了,你什么時候去看一下呢?另外你需要的設備和材料都已經到位!”
“走吧,我早就迫不及待了,今年正值建國十年,我希望在國慶前完成這一目標,為國獻禮!”
聽到這話,顧知秋感到有些疑惑并問道:“可國慶離現在還不到六個月,僅剩五個月多一點,你覺得夠嗎?”
要知道,換一個環境下這任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但對于照搬設計的何雨柱而言卻是可以辦到。
所以他自信滿滿地說:“讓我們努力嘗試!我們現在出發吧!”
說著何雨柱開車直奔飛機制作中心。
到了那里之后,已有許多工作人員正緊張地將各種零件運送到位以裝配成何雨柱要求的模樣。在過去幾個月中,何雨柱總共繪出十多份詳細的部件圖,一直從年前開始就忙個不停。
眼下只欠一個核心組件:發動機,如果能把發動機搞定,則能夠實現飛機組合裝配的工作。相關的零配件也已經預備齊備,接下來就是何雨柱需要進一步工作的環節。
何雨柱到達后,在顧知秋的帶領下,開始了解這個基地。何雨柱環顧四周,問道:“老顧,咱們國家不可能只有我在搞飛機研發吧?”
顧知秋搖搖頭:“怎么可能?飛機對我們國家至關重要,怎么可能只有一個地方搞呢?只不過這里雖然規模不大,但確實是特別重要的。”
何雨柱點頭道:“明白了,走吧,先熟悉一下環境,明天就可以開工了!”
顧知秋也點頭同意:“好的!”
于是兩人仔細參觀了整個工廠和實驗區。次日,何雨柱便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為了讓新機型盡快問世并投入量產,何雨柱簡直是日夜奮戰,很少回家。幸好他身體底子好,否則換作他人恐怕無法堅持。
到了七月的一天,何雨柱終于回到家中。看到他的樣子,陳雪茹心疼地說:“丈夫,你這段時間太辛苦了,休息幾天吧。”何雨柱笑著回應:“沒關系,快要有成果了,到時候就能輕松些了。對了,給岳父岳母送去的食物送過去了嗎?”
因為何雨柱經常在外工作,所以他為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