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便從指縫中流逝,洪武二十七年便在以一種遠超徐欽預期的火熱狀態下迎來了嶄新的開始。
按照此時的習俗,新年的前半個月都是帝國的慶典時間,各部署衙門雖要有基本的運作值班,但令人絕望的早朝暫時依然尚未重開,而工作強度也不高,就算是像錦衣衛這種需要保持皇宮宿衛,又要準備上元慶典的衙門,也大多能有幾天輪休的假期。
由于這幾天徐欽心情著實有些煩躁,家里蹲不住,在甩了一本化學基礎概論的下冊給徐妙錦之后,便跑出去逛燈會去了。
上元佳節,又稱元宵、大年,在中國的傳統里可是個不亞于春節的大節日,尤其是這個節日的燈會傳統讓其顯得尤為熱鬧。相比于春節的自家團聚,上元則更傾向于萬民同樂。特別是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全方位大力強調恢復漢人傳統,因此哪怕在市場經濟發展確實不如宋朝開放的情況下,明代上元節的景象卻絲毫不遜于宋代“東風夜放花千樹,一夜魚龍舞”的盛況。
而對于一個已經習慣了午夜霓虹滿城的人而言,這種相對更為樸素的原始照明環境,雖不值得有多令人目眩神迷,卻獨有一種自然的魅力,如果再加上真正難得一見的摩肩繼踵的歡樂祥和氣氛,也頗有一番韻味。
徐欽帶著采蓮小丫頭,以及兩個護衛家將首領,就一身簡簡單單的普通的直裰士子服和方巾打扮,便在這華燈初上的應天城里逛了起來。
一行人中,沒心沒肺的小丫頭自然是玩得最開心、最暢快的,不但收獲了無數糖葫蘆、油豆腐、糖人等各色小吃零食,還有好幾個自家大少爺憑借“超人的智慧”輕而易舉從別人家奪得的花燈。縱使中山王府自家的花燈比這些都漂亮,但憑本事搶來的東西總有一種特別的吸引力,以至于一個小小的丫頭片子,自己提著三盞不算,還給兩個跟著的護衛分一人分了兩盞。
雖然街上人流眾多,但五城兵馬司和應天府,甚至是上十衛和其他京衛抽調來的巡邏兵丁無處不在,護衛們倒是不用太擔心徐欽的安全問題。只是他們一個大男人,還是武功高強的高手,手里提著花燈,實在是免不了有幾分尷尬。不過這位采蓮小娘子可是大少爺的貼身大丫鬟,而且和少爺的關系極好,說不定哪天就會成為少奶奶,她讓他們拿著,他們還真不太敢扔掉。
至于徐欽,關他什么事?丟臉的又不是他,小丫頭也還不至于大膽到把東西扔給自家少爺。況且看著韓棟他們兩個高手帶著一種無奈和尷尬的表情,也不失為一種小小的樂趣。
一行人先是沿著內秦淮北岸向西北方向,去到了三山坊、三山門一代,然后再過橋到了南岸折返。這一片既是城中最為高端的繁華區域,更有大量王公貴族聚居,景色自然最為秀美,治安情況自然也算得上后世的模范社區,不用擔心出現什么意外情況,畢竟徐欽也早過了中二少年的年紀,也不想再去賭一把穿越輪盤。
可也不知是不是主角光環的原因,即使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卻也偏偏有事惹上門來。
徐欽一行人返程走了一半,大約是過了馮勝的宋國公府不遠處。相對于到處的人山人海,這一片由于已經是勛貴住宅區而非鬧市,因此人流量相對而言也比較少。他們剛轉過一個拐角,前面不遠處的爭執現場便一清二楚。
在前方一個小巷子里,大約有十余個打扮各異的男子,圍成一個半圓,將隱約兩個女子堵在街邊。由于這里恰巧避開了巡邏兵丁的視線,加之四周的游人本來就少,見此情景也紛紛避讓,一時間竟成為了一個單獨的舞臺,上演著一出惡俗橋段。
待走進一些,他們的對話也清晰地落入了徐欽耳中。
“姑娘,難道非要在下把心掏出來給你看么?”
“公子請自重,小女子乃風塵女子,高攀不起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