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大營的六位千戶官得到消息之后,都以最高規格,帶著大量中下級軍官,在大營門口迎上了兩位指揮僉事大人。
畢竟趙僉事暫且不論,徐大少可是掌握著大家生死的真正大佬,這一點錦衣衛的任何一個百戶及以上軍官都心知肚明。只要能搏他一個舒坦,甚至如果能得到他的贊許和保證,相信當中大多數人都愿意做他的狗。即使性子孤傲倔強一些的,也絕不可能主動找死,盡可能會拿出謙卑的下級對待上級的態度來。
平日里,本就缺額嚴重的錦衣衛堂官們一般不會常駐大營,而這座大營的日常管理便由駐營的六位千戶官共同負責,其中又有一位較為特殊。
這六位千戶官中的五位,是普通的千戶官,采用輪值的方式主持大營日常工作。大致以對應的千戶所人員的輪值為標準,到大營輪值,并且中途也有可能因為具體事務被臨時抽調。
只有一位姓徐的千戶,情況較為特殊。其執掌一個千戶所的錦衣衛火器部隊,同時兼任工部軍器局轄下工坊生產的火器核查驗收之職,因此不再參與錦衣衛的其他任務,基本上一直駐留大營。
而在這個錦衣衛大營的隔壁,就是工部軍器局的最大,也是最核心的工坊。其中駐扎了集中在應天的超過半數的正式編制匠戶,尤其是專職于火器制造的匠戶,幾乎全部集中在此。
從這個安排上來看,朱元璋確實很充分地認識到了火器在軍事領域應用的重要作用,雖然由于時代的局限性,其制定的匠戶制度最終因為管理不善,扼制了明軍火器制造產業,但這也是其細節制定上的不周全,而非是有意為之。
此處順便簡單一說,中國在明朝時期,火器逐漸落后于西方,原因極為多樣。除了在自然科學方面的基礎建設落后之外,還有兩個重要原因,也可以與之并列為三大最重要的因素。一點是投入產出需求歐洲火器大發展,是伴隨著掠奪戰爭而展開的,而且內部競爭激烈,其動力遠比不依靠火器也能直接碾壓周邊的明帝國要強得多。
其二是點錯了科技樹。點錯科技樹這一點,其實是世界領先勢力必然會遇到的問題。明朝的火器發展,主要的問題其實就是過分追求片面性能,而忽視了平衡性,或者說沒有找到火器的幾項核心性能的平衡點。比如弗朗機,射速爆炸,但威力精度略顯不足;紅夷大炮威力爆炸,可射速和機動性令人絕望;另外還有三眼銃、火龍出水、一窩蜂之類典型的邪教產物。
當然,在諸多腦洞之中,也不乏虎蹲炮這種真正的神器,可惜其威力有限,又受制于后期的形勢,地位逐漸尷尬,最終因生不逢時而退出舞臺。然而徐大少的到來,注定了會使局面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至少這科技樹的彎路,是不可能的了,畢竟他作為一個半吊子近代戰爭史愛好者,對世界熱武器發展概況,也算是一清二楚。
不過飯要一口一口的吃,就算是他知道原理,也不可能直接弄出導彈航母來。
首先簡單檢閱了一番大營的日常訓練。
即使徐欽并不太懂這個年代的軍事理論知識,也猜測這些可能有故意作秀的成分,但數千威武高大的軍士,齊齊身著寒光甲,舞動亮銀槍,也確實足夠震撼人心。數千人操練動作整齊劃一,戰吼聲鏗鏘有力且融為一體,就算是作秀,那也無疑需要極高的水平才能做得出來。
而令徐欽萬萬沒想到的是,在這座大營之中,甚至還有數千匹戰馬,更有不少軍士正在訓練騎術。雖說大明并不像前宋一般稀缺戰馬,混編部隊也見怪不怪。可徐欽從未聽說過,這錦衣衛居然還編制有數量不小的騎兵。
“小公爺,這些是我們錦衣衛和旗手衛訓練騎術之所在,平日里若有騎行護駕或出外公干的任務,通常也都是在此提取馬匹。”這趙僉事也是個老油子,從徐欽一閃而逝的驚訝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