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放榜次日的恩榮宴之前,最后確認了一遍,沒有誰再哭著搶著跑來跟自己說“大事不好了”之后,徐欽終于可以放心向朱元璋繳旨了。
“嗯,不錯,臨危不亂,井井有條,朕先記下了!”
“謝陛下!”
“準備好了吧?”朱元璋話鋒一轉,突然莫名問道。
徐欽自然能聽懂他話中的意思,而事到如今,萬事俱備,只欠他一聲令下,當然準備好了。
“回陛下,臣隨時準備著!”
“又說渾話!滾!別忘了你還欠著朕六十板子!出了亂子要你好看!”
“臣明白!”
話雖是回答得干脆,不過徐欽還是感覺有些欲哭無淚,從來只聽說過閻王賬還不清,沒聽說過欠皇帝的賬也一樣還不清?。×硗馑仓?,朱元璋這是真有些迫不及待了。就現下的形勢,其實朝堂都漸漸平靜了,無非就是皇帝陛下心里不舒服而已,可皇帝要甩鍋給你,你不想接也得接,只能算是蔣瓛倒霉了。
不過此事也還不急在這一時半會兒,至少不用急在這幾天,等其他事處理干凈了,找個不突兀、不顯眼的機會,順理成章地推進才是最好的。
徐欽出了宮,還要和這段時間協同其辦事的各部衙門辦理交接。當然了,理論上這些衙門的級別的權勢都比上錦衣衛,更不用說徐家了。只不過做人做事,尤其是在官場,哪怕你是上級,卻也不能太過我行我素,至少因為這種莫名其妙的理由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無意之中開罪了別人,那可是大大的不劃算。
所以哪怕是五城兵馬司這種綠豆衙門,他也是親自前去辦理最后的交接,順帶邀請其各司主官參加慶功宴。
仔細算下來,五城兵馬司雖行政級別不高,干的也是些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但也決計不可輕視,畢竟作為這應天城里的正規武裝之一,若單論兵力數目,五城兵馬司每一司甚至比正常編制的衛所還要多一些。最重要的是,這五城兵馬司的官員,大多是勛戚,即后妃家族的外戚。
當然,到了明朝,皇族對外戚的管理已經有一套非常有效的政策,除了五城兵馬司這個固定的養老衙門,以及一些空銜之外,便再無其他特權。但在某些時候,血緣的聯系是無法分割的,而再嚴密的權力機制也不可能徹底阻斷枕邊風,這便是他們真正的價值所在。
好在五城兵馬司雖衙門分置,卻相隔不遠,即使是他親自前去倒也方便,反正他過去不過是表明一個態度,真正的事務都有下面的文書經歷人員辦理。
對于這位小公爺的親自到來,各司官員自然都是受寵若驚,不管是官職品級還是身份地位,徐欽顯然都要比他們高不止一個級別,他能親自前來,真是給足了他們面子。
當然了,這些人也對徐大少極盡溜須拍馬之能,大概也只有這個技能了。想來也是,僅僅是因為家中女眷嫁給皇族,才獲得出頭的機會,要指望他們有多大的才能,顯然是不現實的。
然而當他到此行的最后一司,北司的時候,這位年輕的指揮卻是讓他有了一點兒特別的感覺。
要說這位年輕的呂指揮,和其他幾位指揮也沒太大的區別,對徐欽的到來也同樣表現得受寵若驚,只是沒有像前幾位那般不要臉而已。或許就是這一點,讓徐大少感覺到了他與其他人的不同,甚至就連他臉上的笑容,都變得有些高深莫測起來。
不過當他從北司走出來的時候,又從現實的角度感覺自己有些多疑了。無非就是人家沒有表現得像一條狗而已,難道就是心中有鬼?自己什么時候膨脹到這種程度了?這可要不得,往往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尤其是自我膨脹,是最常見的敗因。所以一定要保持心境,不驕不躁、牢記本我。
不過出來之后,他還是向旁邊的錦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