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說到關于準備上學或者遠行上班這件事。說到了帶吃的東西的這一階段。
我個人感覺除非到下午才到又不是很能負擔在列車或者是飛機上的餐食或者服務器的食物的價格,否則盡量不要帶散裝水和食物(中型水杯除外)。
不僅僅是收納、處理垃圾、攜帶負重等等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是吃東西可能導致暈車甚至嘔吐,特別是有特殊氣味或者是很油膩的食物。并且如果有小孩子還要考慮上廁所、吃飯時吵鬧的問題(當然如果是自己上學或者去外地上班是不用考慮的。但是還有些打工的朋友 是要拖家帶口去別的城市的嘛。)
然后就是昨天說的一個問題。關于早點睡讓自己起的很早也不難受。然后這時候你可能四五點就起來了。那你可以做一點能夠熱身的運動,然后洗一個澡,有利于后面搬行李而且早起真的很冷。
差兩個小時真的會天差地別。之前在上海早上早起五點半剛日出才二十度左右,可能還不到,短袖還有點冷,但是七點就三十度了。
或者是吃一點沒什么負擔的東西,反正就是讓自己舒服一點。因為我們的儀式就是讓你用一種新的舒適開啟新的一個周期。然后就是去學校或者是出租屋或者是單位的宿舍。當然我們不能不管衛生和被褥的需要曬太陽的需求。但是可以在有可能的情況下慢慢來,不要趕著出一身汗只為了去適應一下學習或者工作。
然后就是關于開學或者休假結束要不要給自己一個禮物。好處是你會感覺儀式感加強,會更快樂,也可能更快進入狀態,還會受到禮物的鼓舞。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家長會給孩子在每個學期買新的文具,即使舊的還能用。
但壞處也有。比如收到禮物帶來的壓力,諸如我都買這么好的禮物了必須拼命工作等等的。還有就是如果之后對禮物的期望變高,自己肯定買不起,這時候為了儀式感即使也買了一個不錯的你也會覺得很一般,然后可能就是對于自己處境的迷茫之類的。
這也是我不想通過物化獎勵得到快樂的原因。一開始的游戲還是沒有什么獎勵的比如貪吃蛇之類的。然后之后就會出現了很物化的比如完成任務然后獲得獎勵的模式,從寶可夢和塞爾達之類的游戲就一直沿襲下來的傳統,當然也可能是更早,但是我不想追溯。
然后現在又有了很多的游戲比如自走棋、吃雞之類的游戲火起來。獎勵對于游戲進行本身可有可無,也不是很影響體驗。這不是游戲從圈錢變成圈流量的蛻變,或者說不完全是,而是物化獎勵的作用容易讓人產生固定期待和理所應當的感受,從而導致期待和各種靈活變通的減弱。
然后我們來說說怎么開啟美好的一個新的高效率周期,我們會覺得很好的早晨是怎么樣的呢?應該是從覺得昨天睡了一個好覺開始的。
笑為鍔,淚為鞘,人形兵器成長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