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家的孩子生下來,瘦的像只小耗子,剛生下來就開始喝藥這件事,在這條街都傳開了。街坊們都感嘆,亓家都是與人為善的人家,之前子嗣艱難。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孩子,卻是個病秧子。
在貓貓滿月的時候,亓家給街坊鄰居送紅蛋。結果大家都剪了一小塊布給他們,亓父被街道中最長的一個老人,大家都親切的稱他三爺爺。拉著說:“你把這些布拿回去,縫成衣服給貓貓穿。他的身體就會慢慢的好起來。”
亓薊接過這些布頭,很珍惜的放在懷里。和亓父不停的向大家道謝,三爺爺說:“這是大家應該的,這條街的人,多多少少都受過亓家的恩惠,對我也有過一飯之恩。這是大家的心意!”
眾人聞言都表示是自己的心意,還紛紛的給貓貓各種祝福。感動的亓家父子,當眾流淚。李掌柜扶著亓父,亓父不要他扶,讓他送三爺爺回家。
李掌柜只好送三爺爺回家,臨走時吩咐媳婦兒:“你送師父和老弟回去。”
亓父眼睛一瞪:“她最近夠累的了!我又不是走不動了!”說完轉頭,微笑的對李大嫂說:“你好好去休息,別聽他的!過兩天我讓亓薊把我做的翠蘇玉露餅拿過來。”
李大嫂疲憊的臉上帶著歡喜說:“好,餅子不用急。貓貓那邊好了后再說,能吃到師父的手藝幾時都不晚。”
亓父帶著笑意的說:“做餅子又不耽誤什么,就這樣。”
而后就和亓薊帶著一大堆布頭回去了,李大嫂看到亓父進了門才折回去把門關上。
回到家,亓薊就給熊婆子說,熊婆子拍著大腿說:“是有一個百家衣的說法!我怎么就忘了!”
說完把布料接了過去,和另一個婆子,當場縫制了起來。亓薊去看秋紅,看到她愁眉不展的。心里也不是滋味,但故作開心的和她講話,說街坊們的心意,還給她說了百家衣的事。
秋紅聽后,心里的難受消了一點。只是還是擔心,對亓薊說:“貓貓這每次吃完奶,都要吐出來。吃多了受不住,吃少了他身體也受不了。我可憐的貓貓!”
說著竟要哭了,亓薊連忙勸著,說:“等貓貓大一點就好了。父親也說我們養精細一些,亓家雖不算富還是養得起的。”秋紅知道丈夫也擔心自己,也強顏歡笑起來。沒說兩句話,就感覺很累,亓薊讓她休息。自己出去了。
他來到貓貓的房間,奶娘在旁邊兢兢業業的守著。看到亓薊來,起身行禮。亓薊向她擺手,輕悄的走到木床旁。看著睡著的貓貓,小臉沒那么青了,稍微白了一些。只是,依舊還是瘦小的讓人看著都可憐。
睡著的貓貓眉頭緊鎖,嘟著小嘴巴。嘴巴還一張一合,像是在吃什么東西一般。亓薊問奶娘:“貓貓今天怎樣?”
奶娘說:“貓貓今天吃的比昨天好一些了,沒有吐那么多了。別的都正常,熊媽媽讓我們每天多喂幾次奶,每次少喂一些,這樣可能貓貓沒有那么容易吐。“
亓薊聽后直點頭,還是熊婆子有經驗。退了出來,剛到前院就碰到亓父:“貓貓怎么樣?”
亓薊說:“今天好了些。”
亓父點頭,說:“明天你和我一起去城北,我要搬回來住。再去西市買個驢車,我每天就趕驢車去。”亓薊點頭。
沒過幾天,百家衣做好了,洗干凈后,給貓貓穿上了。還別說,不知道是不是百家衣真的有用,但穿上百家衣的貓貓吃奶再也不吐了。
亓父回了亓家住,前些天亓薊也把亓父做的餅子給了李家。李掌柜也跟著過了亓家來,第一次看到貓貓,瘦瘦小小的,但眉眼都張開了。亓父抱著貓貓不想撒手,就因為眉眼長得很像自己的母親。
李掌柜回去感嘆:“這貓貓長得太好了,完全不像我弟兄,也不像師父,和秋紅也不怎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