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院,采蓮從外面走進屋內,嘴里嘟嘟囔囔的“采萍這丫頭最近是玩瘋了怎的,一連幾日都看不見人影,大白天的不知道跑哪兒去了。外面又下著雪,著涼了可還好。姨娘也不管管,就這樣縱著她吧。“
姚氏窩在被窩里,半睡半醒間隨口道“橫豎我這里又沒什么事,隨她吧。“
采蓮蹲下將火盆里的炭撥了撥,又試了試水壺的溫度,見水是熱的便倒了一杯出來端給姨娘“姨娘,最近天氣冷,炭用的足,多喝水免得上火。“又去開窗戶”冬日點炭盆,窗戶要留縫,嬤嬤們說過的。“
姚姨娘早就覺得渴了只是懶得起來,幾下就喝完了,采蓮見她渴又給她倒了一杯。主仆二人說著話,忽聽門簾響動,采萍撣著身上的雪珠子走了進來。
采蓮上前抓住她的一只胳膊“又跑哪兒去了,衣服也不多穿些。”
采萍笑著扯開她的手告饒“好姐姐,咱們院子里的線不夠了我去找采荷姐姐要些,回來的路上遇見香杏了。”她們幾個姓采字開頭的丫鬟和香杏都是同一批入府的,其中數她和香杏最為要好。
“知道你和香杏好,今日便罷了”采蓮不依不饒“那昨日的你又怎么說。
采蓮笑著看她”你忘了昨日可是你說院子里的臘梅長了花骨朵,巴巴地讓我去剪些回來插瓶,現在還擺在里間呢。“ 說罷伸手比劃了一下”遇見毛姑娘身邊的小玉也被差使來剪些花枝回去,我看她個子矮踮著腳也夠不著,就順手幫她也剪了幾支。“
采萍走進內室,指著炕上擺的臘梅“咱們屋里暖和,已經快要開了。“
姚姨娘仔細打量幾眼 “我倒好似聞著香味了,夫人說了不教我們同毛氏往來,以后還是離她們遠點罷。”說罷打了個哈欠。
采蓮緩步走到姚氏身旁“奴婢省的,姨娘有所不知,小玉是管事的女兒,她娘老太太也認得。她斷不會跟著毛氏回東跨院。”
原來是家生子“那就好。”說完將被子擁了擁面朝里睡了過去。
如此又過了幾日,天氣初霽。城外莊子上的莊頭們趕著大大小小的驢車進了侯府側門,秦氏派人清點后重新列了單子,帶著人前往延年院給老太太過目。
本來往年都是清點核對完就入庫,前幾日老太太突然說要看今年的莊子的產出。
老太太坐在堂內,穿著厚厚的松黃鑲邊立領遍地錦長襖,膝上還搭著塊皮子,正拿著單子細細的翻看,指著其中一行道“這些個干貨并這幾只山雞就給我罷,年紀大了就愛吃口鮮的。”
秦氏一瞧見只是些尋常的山貨笑道“原來老太太是饞了,只是些山戶人家的土產,派個丫頭同我說一聲就是了。”
老太太也笑“年紀大了,比不得你們年輕人事事都有一套章程。一部分是為我,另一部分也是為了毛氏肚子里的。”
“嗨,原是為這個,毛氏肚子里的也有四個月了罷,累的母親操心了,等會兒兒媳便將東西給您送來。”秦氏笑容依舊。
“你娘今日是怎么了,瞧著竟然比以前大不同了。”老太太問坐在一側的大孫女。
陸菱掩口笑道“聽說大哥哥近來進步很大,屢屢得到先生的夸獎,就連父親也夸他文章做的好。如此再過幾年說不得也能像二叔一般,中個進士回來呢。“
老太太拉著兒媳的手“這才是,別的管他去,把兒子教好了后半生有個依靠就高強些。“如此又順嘴說了京里的幾戶人家,無一例外都是因為子孫上進有出息,這幾家人就能長長久久的富貴下去。
“說起來老定遠伯在世時,他們家還不如我們府上,誰知大兒子也就是現在的定遠伯厲害,前腳中了進士后腳就娶了個崔氏嫡女回來。庶出的二老爺讀書不行卻有個好姐姐封了貴妃,這兄弟姊妹的一條心啊,一二十年間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