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抱屈。
直至回到院中,常嬤嬤才忍不住道“老太太行事愈發(fā)偏頗了。“
張氏看著小丫鬟將琉璃燈仔細(xì)放好才坐下。蓉姐兒、回哥兒見母親回來了,紛紛跑來圍著張氏撒嬌、說話。
哄好了孩子張氏才讓金禾把他們帶下去,憐愛的看著兩個孩子的小小背影,張氏忽然開口“嬤嬤,孩子其實(shí)是母親最大的軟肋。”
張氏打算去陸菱的院子里坐坐。
陸菱正在屋子里做荷包,不光是她院子里還有姨娘院子里的,都在忙著做以后預(yù)備著賞人的荷包。
“嬸嬸來了。”陸菱笑著讓張氏坐到上首,自己親自端了杯茶奉上。
張氏看了一眼針線匾籮里的活計,夸道“真是不錯,做的比上次的帕子還好。”說完伸出手在里面翻了翻“怎么不見上次的那只寶藍(lán)色梨花荷包?”
陸菱聞言猶豫片刻,起身去了臥室將藏在枕頭下的荷包拿了出來“嬤嬤說,這個荷包上面的梨花意頭不好。“說完淺淺一笑”我也只是無聊時做著玩,并不打算送人。“
張氏接過荷包仔細(xì)看了看,只見藍(lán)色的斷面荷包上繡著一枝潔白如雪,形態(tài)各異的梨花,為了突出梨花的瑩白,白色絲線中還夾雜了少許的銀線。
“這梨花真是逼真。”張氏將荷包還給陸菱,看著她溫柔的側(cè)臉柔聲道“端午節(jié)要到了,嬸子要去給蕓姐兒送點(diǎn)過節(jié)用的東西,想請你繡幾個香包。“陸菱一口答應(yīng)。
出了院子,張氏隨口問道“嬤嬤,咱們府里可有梨樹?“
常嬤嬤搖搖頭“老太太嫌棄梨樹意頭不好,所以府里沒有種過。“
張氏嘆息,本來好好的兩個人,現(xiàn)在卻要變成這番模樣。
馬太太真是讓豬油糊了腦子,出了一個貴妃再出一個三皇子妃,猶嫌不足,還要給兒子再找一個有本事的岳父,豈不知樹大招風(fēng)這個道理。愛子心切也不是這個道理,菱姐兒何其無辜!
學(xué)堂里放了學(xué),趙清宇如往常一般走在回府的路上,身后跟著文竹。穿過一道巷子時,從墻頭忽然飛出一個黃色包裹,直直沖著他面門砸過來。
趙清宇一個閃身躲過,文竹飛快出手抓住包裹,立刻就聞到了一股藥香味兒,他下意識抖了抖,里面掉出一個黃色信封,上面寫著幾個字“趙二公子親啟”。
穿越之庶女走對抗路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