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芭拉露出學渣的表情,虛心請教:“宿主,什么穩了?”
燭音笑而不語:“你往后看便是。”
中秋,宮中舉辦宮宴。
后宮有品級的后妃都可以參加。
許多后妃第一次見到傳聞中的慧寶林。
這也不能怪她們。
中宮無主,嬪妃們不需要每日過去請安。
沈玉櫻得寵一段時間后,也不是沒有高位后妃設宴相邀,但沈玉櫻……她不愛去。
她本就很聰明。
吃了燭音姑姑給的仙藥之后,這份聰慧更被放大。
她輕而易舉地看出了皇帝對自己的“包容”,這份包容來自于她的天賦,她的才華,她的與眾不同。
也就是說,在皇帝眼里,她的價值不是“美麗”“乖順”,而是她的本事。
而是,她敏銳發現,她不喜歡后宮走動,不同宮中任何一個妃嬪走得近,皇帝是樂見其成的。
很好, 之前還打算裝一下,現在她裝都不裝了。
宮中的嬪妃們,除了等待皇帝的臨幸,每日閑得發慌。
今日我做東辦個賞花宴,明日你邀人來嘗秋蟹,后日請些人打葉子牌……
偏偏不管是賞花還是嘗美食,都不是誠心,三句話打一場機鋒。
意識到,皇帝樂意“縱著”自己以后,沈玉櫻有恃無恐,來者盡拒。
有這閑工夫,不如多和燭音姑姑聊會兒天。
進了宮,沈玉櫻自覺在這深宮里,自己和燭音姑姑相依為命,雙方又都是唯一知曉對方秘密的人。
她和燭音的關系極速升溫。
關系越親近,了解就越深。
了解得越多,她越發感覺,燭音姑姑簡直就像一座永遠也挖不盡的寶藏。
她在那些冷門偏僻的書籍里頭,看到許多不解的東西,即便是朝中最博學的學士也未必知道。
可燭音姑姑總能輕描淡寫,一針見血,撥云見日,令她茅塞頓開。
她想起燭音姑姑講的那個故事,她說她曾經跟著一位七百多歲的老神仙修行。
沈玉櫻忍不住想:說不定,燭音姑姑自己就是那個活了七百多少的老神仙呢。
不然她怎么會知道那樣多的知識?
話題扯遠,再拉回來。
沈玉櫻誰的面子也不給,包括后宮最嬌縱,后臺最硬的衛昭儀。
衛昭儀,皇帝親表妹,太后娘娘母家的姑娘。
衛昭儀心中也是對沈玉櫻的寵愛有點酸,她之前特意設了一小宴,邀請了慧寶林。
她也是傲氣,并不像其他妃嬪一樣,目標是沈玉櫻,但總還會邀幾個其他不相干的妃嬪遮一遮。
衛昭儀就不,她只邀請了沈玉櫻。
結果被沈玉櫻毫不走心地稱病婉拒。
簡直可以說是被凌空響亮抽了一巴掌。
于是,皇帝隔日去看她的時候,衛昭儀一邊嬌嬌喊表哥,一邊哭訴委屈,堪稱梨花帶雨。
皇帝十分溫柔地安慰她:“慧寶林生得柔弱,身體不好,你莫要為難她。”
衛昭儀:?
表哥竟如此偏心!
她咬咬唇,第二天就準備了一盤親手做的點心,去壽寧宮拜見太后。
順便如此一般一陣哭訴。
太后看著自家雖然美麗,但實在嬌縱且沒什么心眼和腦子的侄女,一陣頭疼。
罷了,為了這大啟江山,還是不指望她,安生護她在這宮中富貴榮華一世就是了。
她慈愛地拉著侄女的手,語氣溫柔,說出來的話卻和皇帝一個樣:
“慧寶林那孩子我見過,老實又本分。你不去招惹她,她也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