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很快就包完了,拿到廚房去煮,足足兩大鍋。
“阿梨,老四,粽子包多了,你要拿一些去給外祖父和你二河叔家,去了之后趕緊回來,再拿一些到另外幾家去。”
“知道了,娘。”
兄妹倆一人挎著一個籃子,里面是還冒著熱氣的粽子跨出門,往同一個方向走去。
沈墨馳艱難的在冒熱氣的粽子里找出了自己包的那個,讓沈長山幫忙拿出來。
看到沈梨他們走了,自己也挎著個小籃子,“祖父,裝粽子,阿馳也去送粽子。”
在場的三人都有些忍俊不禁,就他那個小籃子,最多裝三個粽子,夠誰家吃的?
不過小孩子主動幫忙是好事,不能打擊他的熱情,這般想著,沈長山裝了兩個粽子到他籃子里。
徐桃花拿起一個籃子,往里面裝了不少粽子,“爹娘,我和阿馳去四爺爺家。”
“行,去吧,我看阿馳就是想出去玩了,你帶他在外面走走。”
“好”,徐桃花拉著沈墨馳,“走,阿馳,我們去四曾祖家送粽子。”
“走。”
沈梨回來的時候,順手在路上薅了一把艾葉回來,剛才她看過了,門上還沒有掛,不知道是還沒扯回來,還是要等到明天才掛上去。
以前沈梨不喜歡過節,因為,家家都團圓的時候,她總是一個人冷冷清清的,沒有體驗過家的溫暖,每次都最怕節假日的來到。
現在不一樣了,她對這些節日期待起來,因為有了牽掛的家人,體驗了家的溫暖,所以有了羈絆。
“爹娘,我帶了艾葉回來。”
沈長山笑著接過去,“剛好爹還沒有準備,明日就用阿梨采回來的這個掛在門口驅邪避兇。”
“好。”
林翠翠在一旁笑而不語,對于自家丈夫的的謊言,她沒有去揭穿。
現在家里情況不一樣了,這些東西,家里的管家一早就準備好了,但阿梨開心,這就夠了。
沈長山將沈梨采回來的艾草放在花盆里用水養著,這樣明天早上才不會蔫掉。
沈梨又拎著籃子,出去送了一趟粽子去,這才回家吃粽子。
雖說明天才是端午節,但已經包好了不是,還是趁熱吃的好。
林翠翠看著一雙兒女,想起了在外參軍的沈靖遠和行走江湖的沈遠舟。
“也不知道老大和老三今年過年回不回來,許久都沒有看見他們了。”
沈長山給她剝了一個蜜棗餡的粽子,“翠娘,別想那么多。”
聽到婆婆提起這個,徐桃花臉色也有些不好看,不過還是強打起精神來,“娘,靖遠和三弟會回來的,您別擔心。”
沈梨也說:“是啊,娘,只要大哥和三哥回來,咱家就團聚了,還管他過不過年。”
沈墨馳給林翠翠拿了一個粽子,“祖母,吃。”
“好。”
林翠翠臉上終于有了笑容,是她想差了,以前生困難,總想等到過年的時候,他們一家才能沾點油水。
現在不一樣了,阿梨說的對,只要他們回來,就是團聚。
沈祁安要參加今年的會試,只在家里呆了兩天,又啟程去了書院,臨走前,沈長山夫婦準備了一些節禮,讓他帶去給夫子。
他拒絕了家人相送,帶著書童楊帆踏上回蘇州的船只。
為了守著土豆和玉米,沈梨一連五個月待在稻花村里沒有出去,就連裴煜的莊子和土地也沒有去看。
時間也從春末走到秋末,種下去的糧食再過不久就要成熟了。
沈梨空間里的玉米和土豆已經種植了十幾茬了,種出來的土豆雖然不能和前世經過改良的品種比擬,但也比剛剛看到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