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軋鋼廠先去采購科報到。
找王科長開了介紹信,再拿了一份采購物資價格清單。
又在采購科登記了這次要去采購的目的地,昌平區(qū)流村鎮(zhèn)老峪溝村。
那里正是王建軍的老家。
巧的是秦淮茹也是昌平區(qū)的人。
不過兩人不是一個縣的,距離也比較遠。
從地理位置上看,流村鎮(zhèn)在燕山山脈與太行山脈交界處,背靠兩個山脈,自然資源相對來說比較豐富。
王建軍說來這里采購物資也說的過去,唯一不方便的就是位置有些偏遠。
尤其是王建軍老家老峪溝村那更是偏僻,這個村在后世有著小西藏之稱,不過現(xiàn)在就是個窮鄉(xiāng)僻壤的山溝溝。
王建軍就是騎著自行車,一個來回加采購也需要超過一天的時間。
但這對他來說根本不是事。
到時候只要在附近找個沒人的地方把傳送坐標(biāo)一放,直接省了一大半時間。
而他在軋鋼廠登記申請的時間是兩天。
到時候上班半天摸魚一天半,簡直不要太爽。
登記好信息又去了后勤處領(lǐng)了自行車還有防身用的手槍,再去食堂打包了飯菜。
最后戴上防嗮的斗笠騎著自行車就往昌平區(qū)騎去。
路上順便拐到供銷社買了一些禮物。
這一路過去差不多有個五六十里的路程。
因為路況不好,靠自行車一路騎行差不多要騎五個小時。
所以王建軍很挺佩服許大茂的。
每次下鄉(xiāng)放電影馱著那么重的放映設(shè)備風(fēng)里來雨里去。
要放在后世他早就評上勞模了。
放映員的工作還真不比在車間里干活來得輕松。
靠著搜索腦海里不多的記憶,再和老鄉(xiāng)打聽后一下。
一路上走走停停,直到下午兩點多王建軍才來到老峪溝村。
剛到村口就被巡邏的兩個民兵隊員給攔了下來。
王建軍也不意外,這年頭敵特還有悍匪可不少,各村都有持槍的民兵負責(zé)巡邏。
他多年沒回來,村里人大多只認得他父親,同輩里認得他的不多。
拿出介紹信遞過去,又介紹了下自己的身份。
看到介紹信再聽王建軍說是同村的,兩個民兵隊員也放下警惕和王建軍拉起了家常。
一聊才發(fā)現(xiàn)王建軍居然還是兩人的長輩,按輩分兩人還得叫他叔。
看著兩個和自己一般大小的小伙子,王建軍也沒讓他們改口。
掏出一包經(jīng)濟煙散給兩人后,就直接進了村。
按著記憶王建軍一路來到自己的叔叔家。
王建軍的叔叔王德財?shù)姆孔由w在山腳下,位置比較偏。
敲了敲破舊的大門,開門的是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婦女,正是王建軍的嬸嬸王月英。
王建軍笑著問候道:
“嬸嬸,是我回來了。”
看到是王建軍,婦人有些驚喜地朝屋里喊道:
“老財快過來,建軍回來了!”
說著趕忙讓開身拉著王建軍進屋。
王建軍剛進屋,一個中年漢子拿著煙就從里屋出來。
看到王建軍也是一臉熱切地上前拉著王建軍的手上下打量。
“建軍回來啦,幾年不見你這變化的我都快認不出來了。不過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啊。
我就說部隊是個鍛煉人的地方,你堂弟去年還和我說要學(xué)你以后去參軍。”
王月英心里高興,但嘴上還是抱怨道:
“好了,你以為當(dāng)兵都那么容易嗎。建軍這孩子一看就沒少在外面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