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自行車給王建設讓他自己騎著玩。
來到石墩處,王建軍像變戲法一樣從隨身帶著的軍用背包里掏出三瓶北冰洋汽水,打開一瓶遞給王文娟。
王建設本來騎的正高興,看到有汽水也顧不上自行車連忙湊過來。
三人坐在曬谷場的石墩上邊喝汽水邊看日落。
“三哥,這就是汽水嗎?好好喝啊!怎么還是冰的?”
文娟喝著汽水,突然發現這汽水居然是冰的。
“考考你們,把冰塊放在被窩里是會化的更快還是更慢。”
“當然是更快了。”
王建設不假思索就回答道。
只有一旁的文娟思考了一會才猶豫道:
“三哥,應該是更慢吧。之前我看到供銷社賣的冰棍都用棉被蓋著。”
王建軍笑了笑也不去解釋這里面的的物理原理。
王建設估計不是讀書這塊料,兄妹倆會讀書的應該是文娟。
至于讀大學,王建軍算了下時間發現這丫頭要是能讀大學,時間剛好碰到那場風暴。
那時候讀大學可不是什么好選擇。
王建軍不希望她幾年努力的學習最后成為泡影。
還是讓她讀到高中或者直接直接讀中專,畢業后找個班上。
王建軍已經開始為這兩小子考慮未來。
這個年代要想改變命運提高社會地位,讀書肯定是最好的出路。
前提是避開那段風暴的時間。
老峪溝村太偏僻了,交通也不行,未來幾十年估計也發展不起來。
王建軍不想叔叔一家一輩子守在這個山溝溝里面朝黃土背朝天。
有機會還是去城里,就是得想辦法弄個城里的戶口。
王建軍回憶著腦海里的記憶。
在王德發去世時,原身才十六七歲,突然遭遇這種事可以說是孤立無援。
還是王德財得到消息后第一時間就來到城里忙前忙后地幫著料理后事。
沒多少文化人生地不熟的他一路打聽著去軋鋼廠幫王建軍處理工作的事情。
那次老實本分一輩子的王德財直接在軋鋼廠里和一眾軋鋼廠領導大吵大鬧就為了給原身多爭取一些利益。
后來因為不放心原身一個人在城里無依無靠,還隔三差五地來城里給自己送糧食。
那段時間要不是有王德財,王建軍都不知道該怎么辦。
繼承了原身的一切的王建軍自然對這個叔叔滿懷感激,所以他才想著把自己父親那個工作名額讓給他。
既然叔叔不愿意去,那就等建設年紀夠了讓他去頂崗。
至于文娟,先看看她能讀到哪里,不行的話再想辦法給她弄個工作。
自己有金手指,給自己一段時間發展想來應該不難。
給兩人規劃一番未來,看著時間差不多了這才載著兄妹倆回去吃飯。
晚飯不算豐盛,窩頭配咸菜還有醬茄子,唯一一盤肉菜是臘肉炒豇豆。
臘肉不算多,七八片的量。
就這還是逢年過節叔叔家才吃得上的。
城里過日子都得精打細算更何況農村。
餐桌上王德財一個勁招呼王建軍吃臘肉。
王建軍推辭不過夾了一塊,剩下的都塞到兄妹倆碗里。
看兄妹倆那渴望又不敢的眼神就知道兩人有多饞那些肉了。
吃飯期間王建軍和叔叔聊起來兄妹倆的學習。
和他猜的一樣,王建設不是讀書的料,初中能不能讀完都是個問題。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文娟,在班里經常考第一。
王建軍考慮了一下對王建設鼓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