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楚天歌進城之后,城門再次緊閉。
并非楚天歌不愿幫助城外的流民,事實上,他對這些身處絕境的人們充滿了同情。
戍衛統領的話雖然令人難以接受,但也并非全無道理。
流民們已經瀕臨絕望,一旦進入城內,為了生存,他們可能會做出任何事情,包括搶奪食物、破壞秩序,甚至是暴力沖突。
城外流民的生命固然寶貴,但城內百姓的安危也同樣重要。
楚天歌深知,自己不能為了城外流民的生存機會而犧牲城內百姓的安全。
他沒有這樣的權力,也不具備這樣的資格。
每個生命都值得尊重和保護,但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必須做出最合理的安排,確保最大多數人的利益。
拯救生命,需要步步為營,謹慎行事。
這不是一場簡單的救援行動,而是涉及多方利益和復雜局勢的決策過程。
首要之務,便是找到幽州太守和眾官員,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楚天歌向路人打聽路徑,得知太守府的位置后,立即前往。
在繁忙的街道上,楚天歌看到了許多流離失所的人們,他們或是衣衫襤褸,或是面容憔悴,或是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這些人或坐或躺在街道的兩旁,似乎與這座城池的繁華格格不入,他們的存在讓楚天歌的心頭蒙上了一層陰影。
正當楚天歌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時,一陣嘈雜的聲音吸引了他的注意。
他轉頭望向聲音的來源處,發現一群流民聚集在一個街角,周圍還站著幾位穿著官服的人。
走近一看,原來是施粥現場。
一名捕快站在最前面,大聲吆喝著。
“粥來了,粥來了,大家排好隊!”
旁邊幾位衙役正忙碌地攪拌著幾口大鍋中的粥,每口鍋都足有半人高,熱氣騰騰的粥散發出誘人的香氣,足以讓幾十人飽腹。
“每人一碗,不得多拿!”
捕快再次提醒道。
楚天歌看到,盡管這些粥只是簡單的清水煮米,沒有任何配菜,但對這些饑腸轆轆的流民來說,每一碗粥都是生命中最珍貴的食物。
然而,當粥煮好之后,捕快并沒有立即開始分發,而是從旁邊拿起了一把筷子,輕輕地插入了其中一口鍋里,然后轉身面向人群,高聲說道。
“大乾律法有云,‘筷子浮則人頭落’。
各位都看到了,如今這筷子穩穩地插在粥中,就像山岳一般堅不可摧,我們并未違背任何法律。”
人群中發出一陣低語,有人疑惑,有人憤怒,但也有人保持沉默。
捕快繼續說道。
“但是,分粥之事并不由我們負責,而是由民粥處管理。
若各位想要領取粥食,請移步隔壁。”
聽到這里,楚天歌才注意到,在官粥牌匾的旁邊,還懸掛著另一塊牌子,上面寫著“民粥”二字。
順著牌子的指示,他看到不遠處有一個簡陋的粥棚,棚內也擺放著幾口大鍋,不過與官粥處不同的是,這里顯得更加擁擠和簡陋。
捕快見眾人都已明白,便指揮衙役將煮好的稠粥抬到旁邊的一個小院中。
楚天歌好奇地跟了過去,只見衙役們將稠粥倒入了五個大缸中,隨后又加入了大量的水。
原本濃稠的粥瞬間變成了稀薄的米湯,幾乎看不到多少米粒。
一碗舀起,粥粒不過十數,其余盡是清澈的清水。
流民們望著手中的碗,眼中閃過一絲失望和不滿。
盡管如此,他們在捕快和衙役的嚴密監視下,不敢有任何造次的行為。
否則,連這稀薄的米湯也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