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自從我哥犧牲以后,娘病了,第二年,娘就去世了,父親現在耳聾眼花,腦子也糊涂了。”紅梅叔叔說。
“你侄女紅梅考上大學了,回祖籍平周縣臺頭鄉回馬峪村祭拜祖先,謝祖先保佑。”郝霞大嫂解釋道。
“城里孩子就是有福啊,我們家紅英,今年考上了縣一中,因為家里窮,我們做父母的負擔不起,就不讓孩子念高中了,我心里不好受,紅英心里更不好受,她一直哭喪個臉,這窮日子何時是個頭啊。”紅梅嬸嬸羨慕道。
“村里的女孩們大多數小學畢業就不再念書了,在家里做飯、洗衣、割草、喂牲口,是家里的半個勞動力,紅英都讀到初中畢業了,她不吃虧。聽說道觀鄉紡織廠找女工,掙錢不比男勞力少,等到滿了十八歲,就讓她去報名。”紅梅叔叔說。
紅梅叔叔嬸嬸共有四個孩子,兩個女兒、兩個兒子,紅英最大十六歲,最小的十歲。主要靠幾畝山坡地為生。家里現有的這三間土坯房,是用李衛國犧牲時,國家給的撫恤金蓋起來的。
錢懿臻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少年時代,也是處在如此的窮困之中,幸虧有姥爺魯開普、姥姥陳雅鷺不遺余力的大救援行動,否則哪有今天的錢懿臻啊。
紅梅、郝霞大嫂提著從省城帶來的祭祖用品,在紅梅叔叔的引領下去李家營地上墳去了。
錢懿臻面對面了解了,紅梅叔叔家四個孩子的學習情況,得知紅英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縣一中,紅艷讀初二,班級前三名。
錢懿臻詢問:“紅英、紅艷想不想繼續念書?”
“阿姨,我們當然想念書了,可是家庭條件不允許,爸媽能供我們姊妹倆讀完初中算是好的了,我們村大多數女孩小學畢業就不再讀書了。”紅英說。
“紅英、紅艷,阿姨給你們出學費,讓你們繼續讀書,像紅梅一樣考大學,行不行?”,“行,謝謝好心的阿姨,我怕爹不同意,等他回來問問吧。”紅英有些沮喪的說。
錢懿臻看著臟兮兮的爺爺、臟兮兮的院子:“我們幾個幫爺爺清理一下衛生好不好,女生負責洗衣服、洗床單、被罩,清掃房間,男生負責給爺爺洗澡、換衣服,清掃院子。
四個孩子,積極的行動了起來,等紅梅、郝霞大嫂、紅梅叔叔三人上墳回來,整潔的院落、干凈的爺爺呈現在了她們面前。
紅梅說:“一眨眼的功夫,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你們家天天這樣干凈整潔就好了。”紅梅嬸嬸不好意思的說:“整日在地里干活,累的要死,哪有精力打掃衛生啊。”
紅英說:“爹,這位阿姨說,她出錢讓我讀高中、考大學。爹,您就讓我繼續念書吧。”紅梅叔叔有些不相信的問:“真有這樣的好事?如果是真的,爹就同意你繼續讀書。”
郝霞大嫂知道錢懿臻心意已決:“紅英、紅艷,只要你們好好學習,我們會盡力幫助你們的。”
紅梅嬸嬸高興的說:“紅英、紅艷,你倆遇上貴人了,祖墳上要冒青煙了。謝謝貴人。”紅梅嬸嬸執意讓紅英、紅艷,給錢懿臻行跪拜禮。錢懿臻趕緊上前拒絕:“不要客氣,因為紅英、紅艷是讀書的好料,我才出手相助的。”
錢懿臻對紅英說:“今天下午,我派人去縣一中,給你辦理上學手續,交足學費、學雜費,你只管好好學習就行了。”
錢懿臻對紅艷說:“這二百元錢,用來買學習用品,等你考上高中了,給我說一聲,高中學費我來出,你只管好好學習就行了。”
紅梅嬸嬸從鄰居家借了些面粉,烙了幾張面餅,招待了郝霞大嫂、錢懿臻、紅梅、司機小孫,平時他們一家是吃不到面粉的。
錢懿臻、郝霞大嫂、紅梅、司機小孫,離開平周縣臺頭鄉回馬峪村,來到夢想成真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辦公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