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秀才聞言,一雙渾濁的眼睛里頓時淌下淚來:“斯文掃地,斯文掃地?。∥姨锰檬ベt讀書人,偏就遇上這種不講道理之人,真是雞同鴨講,說不清道理?!?
老秀才還是當初說話的那一副調調,什么內容沒講,先輸出了一通情緒,聽得人著急無比。
好在他兒子還在一旁,遞給老秀才一杯水:“爹,您先喝口水養養神,別太難受,還是讓我來跟凌云說吧?!?
通過老秀才兒子的講述,外公總算弄清楚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老秀才的生平,外公也聽村上老人們講過一些。
在大清朝的時候,他只是個酸秀才,在小山村算是難得的人才,可要是放在整個大清朝,就排不上號了,他一輩子也就是個秀才功名。
不過老秀才也算是運氣好,他上學時的同窗,去了外地鬧革命,也算是民國的第一批革命者。
這老秀才當初自認為懷才不遇,對大清多有不滿,也沒少跟同窗寫信說一些抱怨大清,要如何推翻這大清的話,這些大逆不道的話,到了民國成立,反而成了他是進步人士的證明。
于是民國成立的時候,這老秀才就被同窗介紹去縣里做事,不過他的能力實在有限,縣里的一攤子事務,他根本處理不過來。
于是又被調到了鎮里,給這邊的鎮長當個師爺,處理一些日常公文往來,雜七雜八的事務倒也合適。
這一干就是十來年,老秀才一家也在鎮上站穩了腳跟。
老秀才前些年因為年歲大了,精力不濟,就讓自己的兒子頂替了自己的差事,在鎮里做事,孫子也送去了南方讀書,讀的是國民政府的講堂。
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老秀才的子孫后代就真的要成了鎮上的新老爺。
只可惜,命運給老秀才開了個玩笑,小鬼子打進來了。
王麻子這個保長在小鬼子到來之前,見了老秀才都是點頭哈腰的,可是前一段時間,小鬼子打進來,王麻子立刻帶著他手下的那批地痞流氓投降了鬼子,當了偽軍。
王麻子這小子一肚子壞水,投靠小鬼子之后,還生怕自己功勞不夠,第一時間向小鬼子報告說這里某個小山村曾經有過八路。
這里是八路軍輻射很薄弱的區域,唯一有記錄的八路軍,就是外公的大哥,當初是八路軍的通訊員。
人死了沒關系,王麻子當保長那么多年,顛倒黑白的本事早就十分純熟,他告訴小鬼子,當初被打死的八路軍通訊員肯定只是冰山一角,村上肯定有不少人都跟八路有聯系。
至于去了能不能查到跟八路相關的線索,王麻子才不管這些,那些小鬼子士兵也不在意。
這些小鬼子來神州大地,本來就沒把中國人當人,燒殺搶掠根本沒有任何心理負擔,掃蕩一個村子,更是習以為常。
結果可想而知,小山村里的眾人完全不知道災難會突然降臨,就被小鬼子端著刺刀,逼到了打谷場上,向他們逼問八路軍的情報。
村里的村民連八路軍都沒怎么聽過,唯一聽過就是凌云的大哥可能是八路,被王麻子打死了,又怎么可能知道情報?
于是,這些小鬼子就舉起了屠刀,作為偽軍的王麻子那幫人,更是在一旁搖旗吶喊。
這樣一場屠殺下來,整個小山村,除了當天運氣好,剛好不在家的兩個人,其余的雞犬不留。
老秀才和他兒子聽說了這件事情,不由得痛心無比,華夏人的宗族觀念很重,老秀才雖說發了家搬到了鎮上,可他終歸是凌家人,流著同樣的血脈。
雖說小鬼子過來占領鎮子的時候,新任縣長下了命令要大家投降不要抵抗,鎮長也貪生怕死沒反抗,可大家想著的都是當了順民之后,不會被這樣屠殺。
這下子直接來了個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