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一會小伙計引著個中年男人出來。
互相寒暄了下,何依依便拿出一塊肥皂。
巴掌大小的肥皂,奶黃色,觸感溫潤,跟鋪子里賣的黑乎乎的粗糙的胰子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掌柜將肥皂拿在手里細細研究,用指甲小心的刮下一點放在指尖細細摩梭,又放在鼻尖輕輕嗅聞,眼睛越來越亮。
“掌柜,可以試用一下。”
掌柜立馬叫伙計端來水盆,從懷里拿出一條布巾當場洗了起來。
“這肥皂與胰子相比,不僅賣相更好,去污能力也更強,用它洗衣服,只需要輕輕搓洗就可以了,不必再用力敲打,也不容易洗壞衣服,另外,我還加了香味,掌柜覺得如何?”
掌柜一邊試用一邊聽著何依依的介紹,頻頻點頭,在得知每塊肥皂成本不足10文,更是無比滿意。
本來何依依想的合作方式是獨家供貨,但剛好這家鋪子的東家自己有作坊,便把張方子以20兩銀子的價格賣給了掌柜,并且約定,相鄰的5個縣城都不會再賣這個方子。
一番交談,何依依又以5兩銀子的價格半賣半送的給了個改良燭火的方子,外加兩個促銷的點子,掌柜是商戰(zhàn)的老手,不用多說,已經盤算起了后面的計策。
劉記主要的銷量就是城內各家采買的胰子和燭火,有了這兩個競品的打壓,相信可以給一記重錘。
不過,這兩樣東西從上市到搶占市場,樂觀估計也需要半個月的時間,為了避免劉老板盯著自己,還得再給他找點麻煩。
同樣的邏輯,何依依又去劉老板和其對家的茶樓逛了一圈。
這次更狠,兩家店就開在對門,她甚至還看見了兩個小二互相翻白眼吐口水。
茶樓生意沒有那么多捷徑可走,兩家店的生意也差不多。
何依依在跟對家的茶樓的點心師傅溝通后,留了蛋撻和曲奇餅干的改良方子,換了15兩銀子。
茶點比肥皂燭火什么的打開市場快多了,茶樓老板拍著胸脯保證,只要三天便能讓劉老板的茶樓感到壓力。
但是弊端也很明顯,大家對新品茶點的興趣保持不了多久,所以何依依答應,一個月后,帶著新的茶點方子再來。就這樣,一個以利益為紐帶的打擊劉老板聯盟形成了。
兩人在城外雇了輛牛車,準備同來時一樣到鄰村下車再走回去。
坐在牛車上,一整天都沒啥存在感的何山正在懷疑人生。
出一趟門,40兩就到手了?
他一年,不,兩年也賺不到40兩啊!
怪不得她看不上宋瀾。
宋瀾是配不上她啊。
不是,宋瀾他小子憑什么啊。
何山將自己的五官扭成了麻花。
而此時,坐在旁邊的何依依并不知道他給何山帶來了多大的沖擊,她正在做項目復盤。
今天的運作很快就會有效果。
以劉老板的為人,肯定要用些手段跟兩個對家打擂臺,至少近一個月劉老板都要在生意上多用點心,不會再盯著他們不放。
本來只是想先要個喘息的機會再徐徐圖之,沒想到今天還有些意外的收獲。
看來,節(jié)奏可以加快一點了。
有了宋瀾受傷的教訓,何依依并不想給對方再一次先下手為強的準備。
到家時天已經黑了,宋瀾還沒有睡覺,看到她回來,明顯的松了一口氣。何依依熟練的給宋瀾清洗傷口、換藥,又給他喂了消炎藥。
一套操作下來,宋瀾已經全身是汗,甚至沒有精力問何依依今天的情況便沉沉睡去。
給城里的商戰(zhàn)留點發(fā)酵的時間,何依依老老實實在家呆了幾天,專心照顧家里的老弱病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