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小食集重新開業(yè),開業(yè)當(dāng)天,何依依將府衙給的告示和店里新的員工制度做成展架放在店門口。
雖然打消了大多數(shù)人的疑慮,但是店里的生意多多少少還是會受些影響。
何依依也不在意,年關(guān)將至,就當(dāng)給大家個機(jī)會休息休息。
十日后,府城的文書下來,孫掌柜和王老頭年后押解流放。
不久后醉云樓就關(guān)了店。
據(jù)說,醉云樓的老板娘,也就是孫掌柜的姐姐大病了一場,孫掌柜的父母去醉云樓的東家家里鬧了好幾場。
最后醉云樓的東家賣了醉云樓,舉家搬走了。
縣城里最大的酒樓就這樣倒了,眾人每每路過都會感嘆一番。
但這并不會影響新年熱鬧的氛圍,不久后,醉云樓也會變成另外一家鋪子。
這是何依依到這里后的第一個新年,也是他們在新宅里的第一個新年,一家人都很重視。
來到這里,她才在真正有了過年的感覺。
前世她總是到了年三十才匆匆忙忙回到家,吃個團(tuán)圓飯,心不在焉的陪爸媽看個春晚,新年就算過完了。
這里過年是個很隆重的事情。普遍的觀念里,新年是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的。
這天開始,大家就開始走親訪友的送年禮了。
提前一個月左右,何依依就按照原主的記憶和宋老太太的指點,采購了一大批的年貨,不僅要準(zhǔn)備送給各家的年禮,自己也打算過個肥年。
駁雜而瑣碎的事情太多,何依依甚至做了個PPT,詳細(xì)的分類和標(biāo)注。
不得不說,自己做老板真的是太好了,這是她這輩子做的最隨意的PPT,甚至連標(biāo)題都沒有居中,此刻她才覺得,辦公軟件真正的是個工具。
何依依準(zhǔn)備的年禮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生意上的往來,另一部分就是親朋好友了。
生意上的往來除了幾個比較重要的,其他何依依都交給了兩個鋪子的掌柜。
周圍有來往的鋪子,生意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店里的老主顧和貴賓卡客戶,都要照顧到。
何依依讓兩個掌柜根據(jù)自己鋪子里的產(chǎn)品,做了幾個不同檔次的禮盒,不求多貴重,但是務(wù)必精美,然后分類送出去就好。
其他人,就要何依依和宋瀾自己來張羅了。
村里的人一律交給宋瀾,年禮以實惠和實用為準(zhǔn)。
何依依這邊,縣令家是最主要的,送禮的原則就是看起來要高雅低調(diào),但是得暗藏玄機(jī)。
另外縣衙幾個打過交道的人,捕頭、師爺、仵作等也都要送一份,這幾份主要看價格,錢到位就行。
另外就是林馨婉和趙舒儀家里,之前趙舒儀給桃花面題寫了匾額,姐妹兩人跟何依依都挺合得來的,也時常來往。
這兩份是何依依最上心挑選的,家里的每個人都準(zhǔn)備了單獨的一份禮物,包括林馨婉那個年幼的小姑子。
臘月二十三,建在何依依家宅子隔壁的手工作坊也要放假了。
手工作坊現(xiàn)在有8個工人,都是村里招來的女工,目前是杏兒在負(fù)責(zé),已經(jīng)有將近十個品類在生產(chǎn)了,雖然只是負(fù)責(zé)些攪拌、灌裝等不重要的工序,卻也減輕了何依依很大的一部分工作量。
何依依特別趕在最后一個工作日,到作坊里給每位工人都發(fā)了個紅封。
縣城里的兩家鋪子要到臘月二十八才休息,中間的這幾日,何依依也都給發(fā)了雙倍的工錢。
終于到了新年這天,一大早,眾人便換了新衣服,忙碌了起來。
剪窗花,貼春聯(lián),門口也換上了兩個大紅燈籠,處處裝點的喜氣洋洋,新年的氛圍一下子就濃郁了起來。
午飯吃的比較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