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人生經歷不同,境地不同,心性不同,哪怕是一樣的曲調,都會有截然不同的感覺。
弘治皇帝的眼中,不由浮現出他迎娶張皇后后,生下自己的孩子,一起過中秋時的場景。
“我欲乘風歸去,唯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 ...
隨著歌聲的遞進,朱厚煒緩緩抬起頭來,觀眾的目光皆是被他引導著看向上方。
“屋頂,屋頂沒了?”
弘治皇帝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以為自己出現了錯覺。
此時的上方,哪還有頂?哪還有那人工的明月?只有透過天窗所見的明月,正處在朱厚煒的頭頂。
“陛下,是月亮,是月亮!”
簫敬都不由驚呼,伺候弘治皇帝十幾次中秋晚會了,他何時見過這種舞臺效果?
臺下更是有人驚呼著,為這節目稱贊喝彩。
朱秀榮則是一臉疑惑朝朱厚照問道:“皇兄,月亮呢?為什么我看不到?”
“因為還沒轉到我們看得到的角度。”
朱厚照回想起之前彩排時的場景,為了計算月亮什么時候能透過上面的天窗看到,他甚至還把欽天監的拉過來了,經過一番計算和實地檢測才排好了演出時間,達到現在的效果。
“啊?那我不是看不到了?”
朱秀榮有些遺憾,氛圍都到這了,自己居然看不到月亮,自然是有些掃興了。
朱厚照對此也無可奈何,這個點在屋內能看到的視角是有限的,就在弘治皇帝那一塊,總不能所有人都擠過去吧?
不過還好,隨著時間的推移,場內所有人都會有機會在位置上通過天窗看到天上的的月亮,不過是時間前后的問題而已。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回大明攝政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