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閣內,幾個內閣大學士齊聚,還帶上來戶部、兵部上大尚書。
弘治皇帝坐在那,認認真真的翻著一個冊子。
那是,關于這段時間劉家抄家的細節名錄。
弘治皇帝一遍翻一遍咂舌。
“從成化時期劉大夏‘燒毀’航海資料到如今,短短二三十年時間,劉家的走私航海居然發展到這般壯大的地步。”
“除卻一二十萬兩現銀之外,各類寶石、珊瑚等財寶不計其數,準備再次出海的商品更是多達十數船之多。”
“嘖嘖,不愧是朕的戶部侍郎,這全家都是賺錢的能手呢。”弘治皇帝諷刺一笑,眼中卻陰沉無比。
原本弘治皇帝對文官的濾鏡就已經在逐步崩潰,現在直接就被劉大夏砸成粉末了。
這就是高舉大旗說出海是浪費民脂民膏,對大明沒有絲毫的好處。
可他自己家到頭來依靠走私出海全家吃的油光滿面的。
真是真的忠臣,真是大明的忠誠。
對照著往年朝野對劉大夏的評價,弘治皇帝感覺心中無比寒冷。
這現實,太過于諷刺,太讓人心寒了。
幾個內閣大學士此刻也不敢接話,當年劉大夏燒海圖之后,知道這件事的人不在少數,但沒有一個文官是站出來指責這件事的。
相反,站出來大聲贊揚將他推向道德制高點作為楷模的比比皆是。
現在事情兩極反轉,他們實在沒有狡辯的借口。
只能沉默以對。
“諸卿覺得,劉大夏該如何處置?”弘治皇帝眼神冰冷,將問題拋給在場的眾人。
劉大夏現在,還關在北鎮撫司呢。
弘治皇帝真想聽聽在場眾人的意見,三位作為宰輔的內閣大學士本就對朝中諸事有提擬權,戶部尚書是劉大夏現在的尚書,兵部......是受害者。
“陛下,劉大夏之罪沒有從輕的理由,但臣認為其為大明也是有不少貢獻的,在朝為官數十年,如今也已年邁,就......給個體面的結局吧。”馬文升捏著拳頭,但終究是猶豫了半晌,最終咬牙開口道。
雖然這家伙把他,把兵部坑的很慘,但這么多年下來,同時弘治三君子真要讓劉大夏臨老碎尸萬段之類的話,馬文升又有些于心不忍。
最起碼,讓人體面點離開,留個全尸之類的?
弘治皇帝聞言,沒有回應,又看向其他未發言的人。
你們覺得呢,你們的態度又是什么?
“陛下,臣是戶部的,這不在臣職責之內,臣想問一下,這抄家的一二十萬兩銀子......”戶部尚書王繼站出,搓了搓手,意思不言而喻。
殺不殺怎么殺本官根本不感興趣,但這家伙走私的錢能不能趕緊充公?戶部要沒余糧了!
弘治皇帝及其余眾臣:......
劉建沉默思索,終究也是站了出來,拱手道:“陛下,依臣看,此罪當重判。”
“哦?”
弘治皇帝挑眉,望向劉建。
“劉卿,你繼續。”弘治皇帝示意道。
“劉大夏這些年在自己的職位上確實算是有功的,但在其位謀其事,不能將這作為犯錯可以原諒的借口。”
“眼下再下西洋乃大明未來之國策,當殺雞儆猴給宵小以雷霆震懾,只有如此才能為下西洋免掉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劉建沉聲道。
“有些時候,該從重,就應該從重。”
劉建此言一出,震驚了在場的諸位官員。
“劉公,狠啊。”眾人心中皆是冒出這么個念頭。
不過,聽了劉建的解釋后,眾人皆是下意識點點頭。
比起劉大夏所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