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倭奴國,華夏的先輩們對他們早有評價。
《資治通鑒》里是這般評價,亦或者說是評判更為合理,司馬光言:“知小禮而無大義,拘小節而無大德,重末節而輕廉恥,畏威而不懷德,強筆盜寇,弱必卑伏?!?
顯然,司馬光對倭奴的評價十分到位,甚至可以說是一針見血的將其本性給點了出來。
想來,他們敢這般暗中打探大明的情報,應該就是因為大明下西洋停滯多年,無數次侵擾東南沿海邊境大明也沒有什么大動作讓他們自以為自己又可以了。
對于這種卑賤的最反復無常的種族,某位麻子大帝就曾言:“只一味懾于武威......故爾不得對其有稍許好顏色?!?
身為大明蔚王、鎮國侯、鎮國府第二話事人的朱命也說過:“這種貨,借點東風給幾個島都吹一吹就老實了?!?
但可惜的是,當年朱厚煒雖然也看過一點關于倭奴國的歷史,但因為那歷史的炸裂程度已經比文學經典《金瓶梅》還要離譜。
他愛上了她,而她又是他的他的她(血親里面各位自己套,反正隨便套都能在他們的史書中找到真實案例......)
對當初的朱厚煒造成了難以估量的心理震懾,最終朱厚煒還是放棄了繼續“鉆研”他們的歷史。
不放棄不行了,再看下去被老師和同學發現懂得用怪異的眼光看他了......
但現在想想,朱厚煒心中是真后悔自己當初沒有繼續讀倭奴的歷史。
不然現在也不至于對他們現在的情況睜眼瞎摸不清狀況。
唉,悔不當初呀。
弘治皇帝并沒有真的久留朱厚照、朱厚煒二人,只是告誡了一下不要意氣用事再把這些倭奴直接搞了。
祖宗之法終究還在那豎著,不可能每次都跟土豆這般不可抗力可以直接全員一心將它無視掉。
雖然拔掉了不少的文官,但朝堂上那些還沒打下去的那些才是真正的狠角色,人家就等著皇家犯錯好借機發難呢。
“厚煒,你怎么看?”
在暖閣待了一會后,行禮離開的回東宮的路上,朱厚照突然開口道。
“我看你一直好像對倭人的意見格外的大,現在錦衣衛那邊探出這些朝貢的倭人使節可能存在問題,你有什么看法?”
“我?”
朱厚煒指了指自己,搖搖頭。
“我又不是諸葛孔明,能有什么想法?!?
“到現在我連倭人的面都沒見到呢?!?
他只是借著領先時代六百年的知識和對歷史的了解,才有幸創出點成績而已。
若是沒有這些,他其實也就是個清澈愚蠢的剛被社會毒打教育沒多久的應屆畢業生。
正因為清楚自己是個什么德行,他才對許多事都謹慎的很。
一個身居高位但實際能力卻不足的領袖,若是盲目自信瞎指揮,死人都是小事。
最可怕的是會帶著整個組織走向毀滅。
“厚煒,這不像你啊?!?
走著走著,朱厚照突然莫名說了一句。
“?。俊敝旌駸樢詾樽约夯寐犃恕?
“不論是你病剛好的時候,還是搞無煙煤、白糖亦或是教導王守仁時,你眼睛深處本質上透露的都是一股自信?!?
“但是我問這些倭人的時候,你眼中有難得的肅殺,而且......”
朱厚照看向朱厚煒。
“你眼睛深處那股自信,不見了?!?
“有嗎?”朱厚煒疑惑,我自己怎么不知道。
“有?!敝旌裾照J真的點點頭。
“雖然不知道為什么你對區區倭人眼中沒有了絕對的自信,但我覺得你不該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