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看石芒碭,掩淚悲千古,今朝權貴不已為意,往來平民卻在聽了儒家學者的唱念后莫不跪地痛哭,大罵為政者諸法合體,民刑不分,罔顧人倫,欺壓百姓,徇私枉法!什么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全他媽的是為自己犯法找借口,連天子犯法都與庶民同罪,他們憑什么能用錢財相贖、官職相抵,殺害無辜百姓只需繳納一定錢財便能安全無恙,可曾把他們當人看待,難道平民的性命還豬狗都不如嗎?
這才是真正的奇文,這篇辯文寫得好,立法之宗旨在于人人平等,護國愛民,彰顯社會的公平,給天下一個太平。國法為公器,人命關天,不應被某些人的私欲掌控,成為控制人民的工具,無論是當朝天子,還是王侯將相,文武百官,都得遵紀守法,安于本分,忠于職守,民是立國之本,只有人民安居樂業,天下才能一片清明。
“好,說得好!”滿朝權貴皆默不作聲,平頭百姓卻都熱淚盈眶,拼盡全力的鼓掌。什么叫千古絕唱?真正貼合民心,順應民意,為天下百姓伸張正義的,才有資格,其余的不過為權貴世家手中的利刃,走狗!
對馮毅的文章進行犀利而又一針見血的批駁之后,此文又以“如何立法、修法”展開論證,就現有的各種法律形式,既名例律、吏律、戶律、禮律、兵律、工律進行詳述,以《六典》為基礎,六官各掌一典使刑法分明,不至于立法混亂,民刑不分,同時表明立法應先立根,再塑性,而后再添枝加葉。
立根不可一蹶而就,塑形當以如今國的家實情為基準,完全考慮當下政情與民情枝葉乃從古至今的各種大小案例,記錄在冊后可作后世量刑之考量,不能憑為官者的主觀臆斷。
條條款款均詳略得當,層次清晰,用詞精準。平民百姓聽不懂這段,依然覺得十分厲害,不免歡欣鼓舞。但是一些法家學者卻已經欣喜如狂,熱血沸騰,紛紛在街邊的書店里買了紙筆謄抄,一時間洛陽紙貴。
辯文很快就傳到了大理寺、刑部、御史臺等各位負責修法的官員手里,其中一位白胡子老人撫須笑道,“真讓人稱奇,老夫終于知道陛下命我等修法,我等卻無從下手,力不從心了,原是根都沒立起來就忙著往上添加枝葉,怎能不垮塌?清明居士堪稱國之棟梁!”
此文現世不久,再無人討論馮毅的文章如何如何,提到他也是說他為權貴喉舌,豪門鷹犬罷了,他先前積攢的盛譽,被唾沫和罵聲席卷的一點不剩。
徐老爺子醒了之后也拿著這篇文章嘖嘖稱奇,心中的抑郁消失了一大半,這個清明居士所想比自己還要深刻,如果有幸見到,一定要引為道友。
聽聞祖父醒了之后,徐暖暖穿了鞋來不及洗漱就匆匆忙忙的趕了過去,看見祖父的臉色依然蒼白,眼睛不自覺就紅了,“祖父,君子訥于言而敏于行,焉用佞。更何況您當時還患有寒疾,百姓都知道了你為國家做的貢獻,不要因為一些虛擬小人而傷害自己的身體,要不父親母親,哥哥和暖兒都會傷心的。”
徐老爺子聽到自己小孫女的話徹底放下心結,釋懷的笑了笑。
“暖暖,你過來看這一篇駁論,辭藻華美,語言樸實,文在新,發人深思動人心;文在奇,使人入神著人迷,堪稱蹙金結繡!”徐老爺子又把手里的文章看了一遍,好像又有了新的體悟,現在他真有一種沖動,想立馬去找清風居士跟他探討探討駁文中的觀點。
“祖父,這確實是篇錦繡文章,不過我猜測清風居士應該是一位世外高人,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只有心中無所圖的雅士才能寫出這樣引人發聵的文章,如果想要讓其出山,怕結果反而適得其反。”徐暖暖必須打消祖父想要找到自己的念頭,她不過是一個九歲的孩子,如果被外人發現了,肯定把她當妖怪,畢竟擋了某些人的利益,他們一定會不擇手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