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陷入地道的古軍,被拉的直接摔倒在地又或是絆倒一大片,再被從天而降的箭雨給射殺而死。
至于那些架著云梯準備攀登上城樓的古軍,全部被興軍潑下的油,點燃的火給活活燒死。
有些幸存者,從云梯上滾落而下,他們身上的火雖被熄滅,可他們的臉上身上卻被燒的血肉模糊,滋滋冒油,面目全非,慘不忍睹,而有些則是直接被燒死,從而化作森森白骨,長眠于鄞州城樓下。
而隨著磚塊加固城樓,城樓被碼的越來越堅固。
隨著長時間的交戰,鄞州城樓下,白骨成山,血流成河,隨處可見的尸體殘缺不全,尖銳鋒利的箭矢遍地都是。
一場血戰下來,除了雷綱戰敗而逃外,其余的十萬大軍,全軍覆沒,無一人生還。
善戰者,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
容淮是個善于用兵打仗之人,他知道在兵力懸殊的情況下,用計謀算計雷綱所帶來的十萬大軍,在保證自己不會失敗的同時也不會錯過任何擊敗敵人的機會。
容淮兩次戰役,都是以少勝多。
他在興朝早已聲明遠揚,群臣拜服,可是容暉的心是長偏了的,在三個兒子里,容暉最喜歡的是容鈺。
世人都說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可容暉卻偏要愛屋及烏,在容鈺死后,將皇位傳給容燁。
此舉不僅讓容淮懷恨于心,就連容煦都對容暉心存怨恨。
容淮和容煦都是愛爭愛搶,精于算計之人。他們為了權利,半輩子都搶著在容暉面前證明自己,這份證明不單單只是權利,還有想聽到一個父親對兒子的認可,可在容暉心里,只有他的大兒子容鈺,無論這兩人在他面前做出多少功績,換來的都是容暉對他們的視而不見。
容淮和容煦為此感到心寒,但容暉對容煦的無情也成就了容煦爭強好勝、不愿服輸、暴躁癲狂的性子,他的不甘只是因為他不甘于失敗,僅此而已。
鳯來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