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下旬,寒風呼嘯,大雨傾盆,雷電交加,烏云密布。天空黑壓壓一片,將白日青天被黑色的云遮的漆黑一片
朝霞宮內,烏漆墨黑,婢子和太監將蠟燭點好后,宮內才亮堂起來。
滿殿燭火,燈火通明。
婢子和太監退下時,還不忘將大門緊閉,以免寒風吹進了殿中。
胡岳高坐大堂之上,大殿的地板上,鋪了暖和厚實的氍毹,還擺了六桌宴席,皆是好酒好菜,美味佳肴。
這六桌宴席上坐的正是兩州四城節度使,他們分別是膠州昌榮、云城柴衛、乾州陶振、銀川城金融、金川城衛隱、福州武堯。
胡岳端起面前的酒杯,將杯中酒一飲而盡,才笑道:“孤今日請諸位來,擺這頓酒席,是為了感謝。孤初繼位時,太過年幼,周邊列國對古月虎視眈眈,你們中一些人的父輩都是先王留給孤的輔弼之臣,陪著孤五征南陌,十討匈奴,風風雨雨半輩子,看著孤一步步走到今天,將這天下穩定。孤能有今日,全靠你們的父輩和還未去世的前朝忠臣……”胡岳欲言又止,他高舉酒杯,“孤敬你們一杯!”
眾人聞言,紛紛舉杯笑道:“王上客氣了,臣既受先王重托,必是對王上忠心耿耿,萬死不辭的。”
“王上,老臣陪王上走了半輩子,一路膽肝相照,王上今日能為古國開創盛世,臣心甚慰啊!”
“是啊,先王若在天有靈,看到王上將古月治理的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古月國富民強,先王也會欣慰的!”
“王上乃古月明君,有王上帶領臣征戰天下,臣榮幸之至!”
……
諸如此類的話不絕于耳,但胡岳卻已不是當年那個意氣風發,平易近人的少年郎了。
年少輕狂笑浮華,時光荏苒生白發。
而今再憶早年事,水中望月鏡中花。
胡岳早已從少不更事的年少郎蛻變成一個懂得隱忍,不以譽喜,不以毀怒,喜怒無常的帝王了。
坐在高位上的胡岳像一只虎般睥睨著臺下胡吃海喝亦或相互敬酒寒暄的節度使,他端起面前的酒杯抿了一口,故作煩惱道:“諸位愛卿,孤雖靠你們穩定了古月天下,但自孤坐上這個王位起,就不曾過過一天安穩日子,天天心煩意亂,日日活的膽戰心驚。”
一個身穿緋色華服的男子從蒲團上站起身,此人名叫昌榮,乃膠州節度使。
昌榮的節度使之位乃世代承襲,蒼榮的父親昌吉在承興四十年去世,而昌榮又是昌吉唯一的兒子,所以這膠州節度使之位自然而然就傳到了昌榮身上。
昌榮對著胡岳行了一禮,“王上這是何意啊?古月國富民強,百姓豐衣足食,國泰民安,不知王上還有什么煩心之事呢?”
胡岳裝模作樣的唉聲嘆氣,表露出一臉為難的模樣,“唉~孤雖信你們對孤的忠誠,但居此位者誰不欲為之呢?”
六人聞言紛紛從蒲團上起身,雙膝跪地磕頭,其中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陶振不解道:“王上何出此言?王上天命已歸,誰敢心懷異心啊?”
胡岳微微點頭,“是啊,孤也信你們都是古月的忠臣良將,但怕就怕爾等沒有異心,若你們的手下心懷不軌,想煽動你們造反,那又當如何?”
天可度,地可量,惟有人心不可防。
這世間最善變的莫過于人心。
這六位節度使也只敢保證自己對胡岳的忠心,他們又怎么敢信誓旦旦的保證他人對胡岳的忠心呢?
云州節度使柴衛對胡岳行了一禮,“王上,臣等不是武夫便皆是愚昧之人,還望王上能給臣等指一條明路,臣等感激不盡。”
胡岳聞言,滿意一笑,“諸位,這兵權在諸位手中的時間已經握的夠久了吧?現在的古月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