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妮拉揮舞著法杖,一個小小的千紙鶴在陣法中出現,然后帶著點點熒光從窗戶飛了出去。
在等待其他成員到來的時間里,科澤伊先去廚房看了看,思考接下來能夠制作什么食物。
廚房很大,紅磚砌成的烤爐鋪著潔白磚瓦,也叫焗爐,一般用于【烤】面包、小餅干,或者【焗】這種烹飪方法——也就是短時間內高溫加熱。
烹飪臺的架子上碼好碗盤刀叉,高一些的灶臺上放著一個平底煎鍋,炸和煎是不同的,【油炸】一般要把食物浸泡在油中,而【煎】則是油量不超過食物的三分之一,也可以認為是“小炒”,這里大多使用動物油脂,總體油量不夠,所以現在油炸還沒有興起,而煎卻已經普及。
一個精致的黃銅架上支起小陶鍋,用于【燉】、【煮】,甚至還有一個小烤架,畢竟人類最初的烹飪方式就是【燒烤】,再怎么說也不可能越過這一步直接學會使用容器。
廚具對這個時代來說已經很全了,甚至除了酒桶之外,已經和庫克的后廚一樣齊全,但是科澤伊仍舊有一種無從下手的感覺。
做中餐沒有鐵制炒鍋,很多“煎炒烹炸、悶溜熬燉”就會缺少關鍵的一步,西餐里大多數食物他又不會,至于日式料理,因為時代衛生不達標,先刨除刺身不談,其他品種又很看醬料......
其實他內心還是不慌的,即使用燉、煮、煎這些方式也能夠做好一道打動人心的美食,但是終究還是無法完全穩健地拿下這場考核。
【中午大家都吃過飯了,社團里的成員又都是學姐,不如做一些點心好了。“點心”嘛,這個詞傳說源自東晉,一個將軍為了犒賞士兵,特制美味糕點,送往前線,以表示“點點心意”,嗯,到時候把時代換一換,人物換成騎士,寓意這不就也有了。】科澤伊如是想到。
但是做什么點心成為一個新的問題,蛋糕不知道能不能做的那么松軟,西方點心因此被pass掉一大半。
很多中式點心還沒有材料,比如布丁需要凝膠、青團又需要糯米、驢打滾需要豆面,自己剩下的黃豆基本都種下去還沒長出來,這里也沒有。
有人會問布丁做不出來,那學院食堂的布丁是怎么來的,這是因為因為食堂的布丁并不是那種q彈的類型,而是類似中世紀修道院最早發明的那種——把“水果和燕麥粥的混合物”稱為“布丁”。
【既然布丁做不出來,那就做幾份雙皮奶好了,剩下的蛋黃就用來做蛋撻,廣式點心四大天王之一,又好吃又簡單。】
這兩種點心重點就在于簡單,想要更輕易地得到認可,不止是能做出別人做不出的東西,同時也要用簡單的辦法分享給其他人,讓她們以后也可以自己制作。
這就好比在游戲里蓋一座城堡發個視頻,華麗但太難的可能受眾會感慨一下好牛逼,然后隨手劃過去。
而美觀且簡單的,別人能學會自己做,就會給你投幣點贊。
科澤伊剛想好題材,外面就再次響起了敲門聲,然后兩個學姐一前一后走了進來,走在前面的是一個短發的女生,也是豐收節當天和瓦妮拉一起擺攤賣餅干的那位,看上去很開朗,一進門發現科澤伊頓時眼前一亮:
“居然真的有一年級小學弟會想加入我們烹調社團?你來制作美食會不會年紀太小了?”
走在后面的科澤伊沒見過,是一個頭發粉色、微卷,穿著寬松外套的女生,手縮在袖子里躲在前者的后面,一看就不善言辭,害羞和靦腆程度堪比瓦蘭特。
【等等?為什么我會用瓦蘭特作為靦腆的標準?】
“好啦,貝瑞絲,不要那么熱情嚇到新人。”瓦妮拉瞇著眼睛,微笑著走到幾個人面前抬手介紹:
“如你所見,短頭發的叫貝瑞絲,是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