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的他竟然也肯,每次都要呆在下午才走,還跟時常過來竄門的桂姐兒混熟了。
當桂姐兒和銘哥兒同時哭起來的時候,何素是絕望的,幸好,小木頭不會跟著一起哭,他們也有專門的人顧著,不用何素去操心怎么哄。
除了孩子,徐夫人偶爾也會過來,她好像知道什么時候何素家里有孩子會上門,來的日子總能碰上桂姐兒和銘哥兒。何素懷疑她在蕭府門口安了探子,不過若只是門口,盯著就盯著吧,誰還沒被盯過梢呢。
也因為徐夫人來得勤,城中各家夫人對何素的態度微妙了起來,至于先前在朱府跟何素起過沖突的秦家更是一點響動也沒有。
徐夫人來得次數多了,有時也會跟何素聊幾句,同樣是夫君在外征戰,兩人還是能聊到一塊兒的。何素聽得出徐夫人是個心性豁達,卻也知道看人不能只看到表面。
當初徐平初到南京時,南京的形勢十分復雜,他能坐穩南京布政使的位置,徐夫人幫了不少忙。
先前徐平手下有一名官員犯了朝中所有官員都可能會犯的錯,被徐平判了重刑,也算是給拖他身邊的人下水的那些人一些警告,可別指望他會投鼠忌器。那官員的夫人還曾求到徐夫人跟前,徐夫人平時跟她頗聊得來,卻并沒有相幫,金陵城中許多夫人現在還說徐夫人不講情面。
這種情面她當然不會講,端著官太太的架子,卻連自家夫君在外面做了什么事也不知道?不管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她都覺得對方是失職的,就應該跟著一塊受罰的,但凡能聰明點、目光長遠些,她和她的夫君就不會落到這樣的下場。
她可不是什么寬厚人,也不會為了只閑聊過幾句的人去折夫君的面子。
要是無傷大雅的小忙,平素她也是愿意幫的,若對方是何素,她說不定會幫得更多。蕭家的情況,她都清楚,包括蕭顯重的來歷。就是何素的來歷她知道的不多,旁人似乎也打聽不出來。外面各種猜測都有,她也不信一個人在這世上會無親無故像是平地里冒出來似的,不過何素的來歷也不要緊,至少她并不是敵人。
徐夫人接近何素,原想看看她有沒有什么需要她幫忙的,要是有她順便幫了也算替吳王妃還了一點人情。可是蕭府的日子過得平靜安樂,她找不到需要幫忙的地方,甚至連安慰何素都沒有機會。
這真是一個奇特的女子,徐夫人暗想。
漸漸地,她好像習慣了蕭府的平和,隔幾天就會過去何素家,看看一群孩子逗狗玩耍、又哭又笑,看著何素保持著耐心,似乎沒有不耐煩的時候,又似乎已經不耐煩好多次了。
孩子的成年是飛快的,哪怕她時常過去看看他們,他們似乎也一下子長大了。小木頭和銘哥兒轉眼就五歲了,等到了明年,兩人就要上學,小黑石就是六歲入學的。
為了這個,最近兩個孩子鬧得有點不開心,倒不是不想上學,有小黑石這個榜樣在,他們一直都覺得上學很有趣,有很多同齡的玩伴,就連不愛出門的小木頭也是想要去上學的。但是,蕭家和朱府離得不近,兩人要是上學肯定不會上同一個學堂。
魏氏已經替銘哥兒找好了書院,是金陵一大族的族學,若不是朱參議有幾分面子銘哥兒還進不去,像小木頭這樣的四品參將之子也是要被攔在門外的。
蕭顯重升了一級,從原先的五品變成了四品,何素并不懂其中的差別,只知道他還是參將。這些年他也回來過幾次,都呆不到半個月就走了,何素也沒有再懷孕,倒是林氏懷上了,不久前總算生下了一個她心心念念的兒子。
何素感覺她的腰桿都比以前挺了,脾氣也比以前爽利不少。
何素也不知生女兒到底哪里不好,她只要是自己生的,一定會寵到底。就像上學這事,她也是聽他們的主意,要是小木頭真想跟銘哥兒一起去那個“貴族書院”,她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