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
“來,嬤嬤先帶你回去洗手,再換身衣服,就能吃香噴噴的芝麻餡湯圓了。”
孩子開心地點點頭,又看到自家爺爺坐在邊上沒動,連忙過去說“祖父,吃湯圓。”
“你先去,祖父一會兒洗了手再去。”
孩子懵懂地點點頭,便跟嬤嬤走了。
朱應儉到時,正好聽到嬤嬤哄孩子的話語,想想家中懷胎八月的徐氏,再想想朱氏一族其他孩子,他走向花園的腳步很是沉重。
“賢侄,來,嘗嘗我新買的茶葉。”
朱族長愛喝茶,尤其喜歡買那些新出的茶嘗嘗味道,不過他最喜歡的還是朱應儉送他的鐵觀音,聽說上供的都比不上朱應儉送的。
見過禮后,朱應儉便端起朱族長給他倒的茶朝朱族長看了一眼,朱族長知意,摒退了下人,見朱應儉淺嘗一口后也沒有像往常一樣品評一二,便知道事情不大好。
“皇上駕崩了,消息過不了幾日就會傳回來。父兄如今跟皇后站在了一塊兒,看他們的意思,是想扶九皇子上位。”
“九皇子?”
這位朱淑妃所出的九皇子好像跟他的孫兒一般大,想想剛剛還在挖土的孫兒,朱族長不由得皺眉。
“有幾成把握。”
朱應儉微一搖頭,卻也不好把話說死。
“還不知,皇上駕崩得太突然,許多事都不好說,端看皇后跟二皇子哪個厲害了。”
朝中的事,朱族長自知沒有朱應儉想得明白,便直接問“可要我們做什么?”
朱應儉還是搖頭,說“父兄那邊并沒有傳信,依我個人的意思,現在還在正月,皇上駕崩的消息也沒有傳到濠州,若是家里還有沒有走完的親戚,還可以再走一走。”
朱族長一聽就明白了朱應儉的意思,這是想讓他說服族里的子弟出去避禍。奪嫡的兇險,他自然是知道的,若是事成朱家自然一躍成為一流世家,顯赫無比;可若是失敗了呢,抄家滅門夷族,這都是有可能的。
一想到朱應儉剛剛說沒有收到父兄來信,朱族長眼皮一跳,這么要緊的事,京中的兩位難道沒替族里想過?幸好眼前這位想到了。
“倒是的確還有親戚沒有走完。”朱族長說道,知道就是要走親戚,全族的人都走了卻是不能的,還得有所取舍。一想到這些,朱族長心情沉重了起來。
“馬上就要開春了,我也有幾處風光不錯的別苑,要是族里有人想去小住也是可以的。”
朱族長點頭,他正不知族里這么些人要怎么安排,總不能真讓他們去走親戚。要是事情到了最壞的結果,親戚家也不一定靠得住。一想到朱應儉早有準備,朱族長心下又感慨了一句。
朱應儉又說了幾句話后便告辭了,朱族長知道他一定有很多事要處理,也沒有挽留。
走到前廳,朱應儉正好遇到朱族長的兒子、堂兄朱應由。兩下見禮后,朱應由開口留他用飯,卻被朱應儉找了一個理由推了。朱應由也沒有勉強,他知道每次自家堂弟過來父親肯定會留飯,這次朱應儉沒有留下來定是有了其他的事,他現在開口也不過是虛留一句罷了。
看了一眼天色,他問了下人父親的位置,轉身去了花園。
“父親,”朱應由本想問朱應儉過來的事情,剛巧院中起了一陣風,朱應由也就換了話頭,“日落了,院子里起了風,父親還是回屋喝茶吧。”
朱族長點頭,看向自己的長子。他這長子前些年中了舉人,因他的文章火候未到,這些年沒有繼續科考,而是在家里苦讀,他原是想下一次會試送他去京城參加,現在怕是不能了。
“怎么了,可是有什么難事?”朱應由見父親沉默不語,不由問道。
朱族長想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