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微風透過教室的窗子吹進來,吹得桌面上的書本刷刷地翻頁,一只手猛然按住隨風翻動的書本,“啪”的響聲吸引了全班同學包括老師的注意。
宋向文左手托腮,呆呆地坐在位置上,雙眼看著課本出神,他甚至沒有聽到這一聲響聲,陶醉在自己的思緒里面始終沒有出來。這是今天下午的第一堂課,上數學,數學老師在講臺上講著圓以及圓的一些性質。瘦瘦高高的數學老師專門從綜合樓的教室里面翻箱倒柜找出來了兩個模型,站在過道里面給下面的學生展示。
宋向文心里面有擔心,也有激動。擔心是害怕回去的兩個低年級學生會告老師,畢竟他們幾個人把人家的下巴弄出血來還扇了幾個耳光,最要命的是人家是低年級的。學校就一直強調高年級的學生必須讓著低年級的學生,從四年級他轉過來的時候就只如此,一直到現在依舊是這樣。
五年級的時候,那時候還是李老師做班主任,衛生區換到了進學校的主干道上。周五下午在大掃除的時候,一個低年級的學生嬉戲打鬧悶著頭使勁跑,撞到了自己班一個在擦宣傳欄玻璃的男生身上,把自己撞哭了,后來還要自己班里面的同學道歉,這種不合理的規定在陳屯小學就這樣一以貫之。
如果那個低年級的學生要告老師的話,他們的班主任肯定會帶著他們在整個學校范圍內挨個班級找直到找到為止。找到之后,他們四個人都逃不了請家長的命運,而且還要承擔人家的醫藥費。那個時候,對待打架事件的準則就是不管打起來之前什么樣子,只要打起來,誰先動手就是誰的錯。薛林那一個飛踹,把人家踹出去那么老遠,肯定是自己這邊先動的手吧。
也不能這么說,畢竟是對面的先把自己按在地下的,這樣算就是對面先動的手,但是人家是低年級,哎,這一點是不可能有任何疑問的。
激動,是因為宋向文被薛林三個人和自己被按在地上這件事情而產生的,自己被按在地上,對于一個男生來說,就是奇恥大辱,當時宋向文雖然死死拽著那個人的衣領子不放手跟他對峙。但是心里面還是比較擔心兩個男生一起上來對自己拳打腳踢的,現在坐在教室里,那種火氣還是沒有消失,他想狠狠的把那個男生按在地上再給他幾拳頭。
而薛林幾個人,能在第一時間沖上去給對面狂揍一頓,更是讓宋向文的心里面波濤洶涌。他們如何能夠做到這么勇敢,出手的時候不會像宋向文這樣有如此之多的顧忌,不假思索地就沖上去。這樣的男生是勇敢的,是仗義的,是好兄弟,宋向文沒有做到這樣,在自己受欺負的時候都沒有,他欽佩三個朋友的勇氣,也自己生自己的氣。
走神的宋向文被數學老師注意到,迷離的眼神肯定逃不過上帝視角,宋向文在出神的時候被數學老師叫起來。“文哥?文哥起來說說圓的面積公式是什么吧文哥。”數學老師是個年輕人,經常在教室里面開玩笑,叫男生叫哥,叫女生叫姐,從接手這個班開始就是如此,他們也逐漸習慣了老師對他們這種獨特的稱謂。
宋向文當然不知道,他一節課都沒聽,圓的面積是什么東西完全沒聽見過,印象里就是數學老師拿著兩個教具比比劃劃的。“啊...面積公式...等于...”
走神的后果,就是整節課接下來的時間就要站著聽了,整個教室只有自己站著,站在座位上的宋向文是又生氣又尷尬,怎么這些負面情緒都趕著一起來?
下了午休的時候,四個人聚到走廊上商討了一番,主要圍繞著那兩個人是幾年級幾班的,以及他們會不會告老師。通過那個高個子男生回教室的方向來看,應該是五年級的,那個方向的教學樓只有五年級和二年級,二年級不可能這么高,八九不離十就是五年級的了。至于會不會告老師,劉立洋分析了一下。
按照道理來說,如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