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拉著新娘子回男方家里。宋向文在最有意思的時候不能跟著去,性質一般,就看著電視吃著東西,既然去不了現場,那就想想今天中午會有什么好吃的吧。
早上七點,哥哥的婚車隊伍發(fā)車了,哥哥先跟大姨和大姨夫說一聲:“爸媽,我去接媳婦了!”然后拿著捧花,兩個表哥跟在哥哥后面,哥哥上主車,兩個哥哥上后面的婚車,最前面是婚慶公司的攝像車。跟著婚車隊伍的還有壓車的小孩以及幾個有重要任務的親戚。
七點出發(fā)一直到九點才回來,宋向文就在大姨家看了兩個小時的電視。院子里忙碌的親戚都基本上結束了手頭的工作坐在天井里面的馬扎上說話嗑瓜子,屋子里面大姨夫幾個男人喝茶抽煙,宋婷拿著手機跟大學的同學在網上聊天。
宋向文記得那兩個小時是很難熬的兩個小時,電視節(jié)目他一點都看不進去,整個院子也沒有個同齡人跟自己玩,兩個哥哥都去跟著婚車隊伍去了,在如此熱鬧的日子他竟然感到了孤獨。
一通電話,又把宋向文的熱情給喚醒了,電話打到了大姨夫的手機上。
“歪?昂,到了,好好好現在就出去放鞭昂!”大姨夫接起電話幾個字就讓屋子里面的宋向文從炕上跳下來,接親的隊伍回來了,一會兒要放鞭炮放禮炮。大姨夫跟院子里的人吆喝一聲,幾個哥哥的發(fā)小拿著火機就出了門,鞭炮從進村口一直鋪到了大姨家門口,一掛鞭炮就得十幾米長,需要幾個人從村口一邊跑一邊點點到大姨家家門口。
大姨夫在屋子里把幾個人喝茶用的茶托放在廚房桌子上面,用衛(wèi)生紙把桌子擦干凈擺上東西,喝口茶漱漱口,咳嗽兩聲清清嗓子里面的痰準備等著兒子和兒媳婦來。大姨呢?在廚房里面整理整理頭發(fā)和衣服,戴上了平日里不會戴的金耳環(huán)和項鏈,一會兒她還有任務。
宋向文站在大門口,聽著鞭炮的聲音越來越近,聲音也把街坊四鄰從屋子里面引出來了,他們是來討喜糖吃的。
一輛黑車率先拐進街道里,那是攝像的車,后面車隊緊跟著都進來了。鞭炮的白色煙霧飄浮在車隊兩邊,噼里啪啦讓宋向文堵上了耳朵。院子里哥哥的大姨還有幾個親戚一人手里端著一盤糖塊,她們負責撒糖。
繼續(xù)閱讀
哥哥率先下車,跟拍攝像馬上跟上,哥哥拉開車門,穿著白色婚紗的嫂子從車上下來。頓時,兩邊的禮炮齊放,彩色的紙袋飛上天又落在兩個人的頭上。哥哥張開手給嫂子擋著向著屋子里面走,后面跟著伴娘伴郎還有嫂子那邊的親戚。在后面是村子里面來討喜糖吃的村民,幾個親戚把糖塊高高灑向空中,人群都望著天空等著糖塊掉下來蜂擁而上。
宋向文想湊個熱鬧,從屋子里面抓了一把揚出去,看著幾個六十來歲的老婦人一擁而上嬉笑著搶成一團,期間還有不少一屁股坐在地上的,但是手還是不停的在地上摸索,嘴里面念叨:“糖來,糖來。”
進屋門口放著一個火盆,里面燒著紙,哥哥需要抱著嫂子跨過去,意味著以后的生活紅紅火火。進屋上床之前,床前面還要擺上兩塊磚頭,同樣哥哥需要抱著嫂子放到床上,意味著兩個人以后肯定能跨過種種困難。
坐在床上,大姨去廚房下小餃子,小餃子里面沒有別的餡,只有白砂糖。而且還不能熟,稍微熱一下就得撈出來。伴娘喂給新郎和新娘,兩個表哥這時候問一句:“嫂子,生不生,生幾個。”
坐在床上的嫂子笑著回應:“生!生兩個!”
哥哥再把婚書貼到床邊墻上的最高處后,新婚夫妻就該下床敬茶,哥哥把茶碗遞到嫂子手上說道:“這是咱媽,這是咱爸。”嫂子把茶碗分別給大姨和大姨夫說著:“媽喝茶,爸喝茶。”
大姨和大姨夫喝過之后,就把各自的紅包給嫂子,然后就是一家人的大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