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廳里,宋向文站在靠近四班的墻邊,往常他都是在這個位置等著程鴻和李曉龍從樓上下來。
兩個人下來的不快不慢,他們一起走到公交車站的時候,剛剛能上車,沒有座位是肯定的,后來的人也擠不上來幾個。運氣差一點的時候,還要留下等著下一班車。
今天程鴻和李曉龍下來的晚,程鴻吐槽說他們班老班都快放學了才來教室開班會,別的班人都走光了,他們班還在說事情。
程鴻和李曉龍都是初二下學期了,他們要準備著地生會考。地理生物兩門課程,在初二下學期之后會組織考試,成績就計入中考成績,初三一年就不用再學地理生物了。他們現在到了最緊張的時間節點,可以說,這是他們一生中第一個很重要的考試。
小升初是義務教育,不用考成績就能上學。中考和高考就不一樣了,成績的高低決定了學生能進入怎樣的學校。
宋向文上初一的那一年,十九中出了一個縣城的中考狀元,去了縣城里最好的高中上學。
宋向文是對這樣的事情很感興趣的。從小到大,程鴻最起碼在學業上,始終走在他的前面。宋向文想去借一本書看看新學年的內容,就回去程鴻家,他的課本都放在他們家最東邊的小房子里,堆了不少。
而且,程鴻會經常跟他說他們班發生的稀奇古怪的事情,從小學就開始了。他的話比較多,在幾個發小里面很是活躍,講起故事來也是聲情并茂,模仿別人的聲音很有意思,宋向文總是在心里感嘆,怎么別人的班級都這么好玩,自己的班級就顯得無趣好多。
今天路上,宋向文沒有興趣聽程鴻講述著這一個周他們班發生的各種事情。宋向文腦子里都是那一封信,還有那個好幾天沒見到過的初二的大姐。
一想事情出神,時間就會過得飛快,宋向文還沒感覺到走了多少路,他們三個人就已經到了車站了。
車站站著不少學生,初三的紅色校服,初二的綠色校服和他們初一的藍色校服。這里三兩個那邊三兩個零零散散的站著。
宋向文三個人找了個人家的門口,站在門口的水泥地上,離著公交站不遠,車來的時候能很快擠到前面去。反正再心急車也不會來,就在這里說說話。
宋向文還是雙眼空空的想著事情,眼睛看著車來的方向,出神一會兒,就緩過神來看看,然后再出神。
不經意間,宋向文透過人群看到了那個初二的大姐,叫王凡的那個女生,并沒有注意到自己,側著身子跟她對面的人說話。
她對面站著的,不是那兩個經常在她周圍的女生,那兩個女生不坐公交車,她們早就走了。
在她對面的人,宋向文還真認識,是跟宋向文一樣住在宋莊后街的一個女生。住在宋向文家西邊,劉二姐和她媽原來在一個廠子上過班。
幾年之前,她媽又生了一個小男孩,懷孕的時候,劉二姐帶著宋向文上街買東西還碰到過。看到她挺著個大肚子,宋向文回家之后就問劉二姐:“媽,為什么她的肚子這么大?”
劉二姐就笑著跟他說:“你說人家肚子怎么那么大?人家肚子里面裝這個小孩。”
宋向文就更不懂了,“怎么裝著小孩,小孩自己能鉆進去?”
小的時候,自己家里和姥姥家里的人就跟宋向文說,小孩都是從河里撈上來的,說得那叫一個真實,宋向文是深信不疑。
劉二姐說:“你就是我在西邊倒垃圾那個灣里面撈上來的,都上那里去撈。在路上看著,哪個小孩好,就下去把哪個小孩撈上來,別人家里的小孩,都是去撈上來的。”
宋向文當時還問:“怎么現在我沒看見有人撈小孩了,里面都是垃圾了。”
劉二姐就說:“灣里的小孩就那么些,咱們村的灣都撈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