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他雖然都參與,但是事后老師卻追究不到他。
下午,年級主任把張全瑤叫到了辦公室里,“我只跟你說一點,你不準給我欺負同學。咱們年級幾次打架,都沒有你,我覺得你也不是個愛惹事的,在教室里,管好了你自己。如果欺負同學,讓我再看到,我饒不了你,還有,于富貴回家之后出了問題,我還要找你,你知道嗎?”
張全瑤點點頭,心里面并不當回事,不就是別動于富貴嗎,簡單。他這個人,就是記不住那些不愉快的事情,轉頭就忘。
其實當時的“社會人”們,大都是這樣的情況。一言不合,就能動手打起來,怒火中燒恨不得生吞活剝了對方,但是事情一旦過了兩三天,就不再想了,對他們的心情并不會產生任何的影響。說不定,兩天之后就跟另一個人又開始鬧矛盾了。
很多時候,這些人要比那些埋頭苦學的學生還要累。埋頭苦學的學生,只一心針對于書本上的知識,晦澀難懂或者是一點就通,無非就是難度的不一樣。
但是跟人打交道多了,事情就變得復雜了。那些情況是無法預料到的,誰跟誰關系好了,誰跟誰又打起來了,誰跟誰說了誰的壞話惹得那個誰找了誰要打誰。要么就是提心吊膽的拿著老師不讓拿的違禁品,偷摸舒服舒服自己。很長時間,心里面并不能輕松,而是活在一種經常性的緊張之中。
但是呢,有的人卻又喜歡這種在身心忙碌中的感覺,他們不覺得是累,而是樂在其中。
有的人喜歡在一個崗位上躺平,完成自己該干的,其他的一點都不操心,就這樣過著一眼望到頭的生活,好在心里不累,但卻少了一些生命該有的活力。
有的人喜歡在不同的崗位上不斷嘗試,時時刻刻都不滿足于現狀,把自己鍛煉到了一定的高度,就回去尋找更好的棲身之處,等待著下一個機會到來。這樣的人生,更加彰顯了生命的活性,但也會在這種不斷奔跑的過程當中,顧不及看看一路的風景,錯過了許多生命的色彩。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人生,大概就是以上兩種心態的融合,不放棄奔跑,但也時不時的慢下來享受享受自己現在的人生。
找到目的,享受過程,最后達成目的,大概就是最理想的狀態了。
繼續閱讀
宋向文想,不管任何時代的那種所謂的“社會人”,大概都是依照著自己的內心而活的。在旁人看來,他們的人生沒有目標,沒有理想,沒有抱負,只是在空談。
可當人們問他們:“你們這樣,你們感覺自己的生活充實嗎?快樂嗎?”
他們卻經常性的會說:“快樂。”
每天起床,計劃自己當天干什么,其他的不考慮。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對未來沒有任何緊迫性,確實是活在了當下。
但是人都是會成長的,等到他們經歷了長時間的生活,意識到這種心態是不正確的時候,往往已經追悔莫及了。
大人們常說,不僅是大人們了,基本上人人都會說:“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會......”
這正是一種心態上的變化,那些追悔莫及的曾經,有著那個時間段的認知,放在那個認知上來說,當時所做的事情,沒什么不對。但是當認知提升了,心態變了,才看到當時的局限性。
忠言逆耳,當人們接觸到跟自己認知不同的建議時,往往在心里面是不耐煩的,因為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并沒有接受這種說法的底層觀念。
人老了,各種功利心就淡泊了。也許有部分原因,就是他們已經知道,人的一生,都是在學習的過程,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該經歷的事情,無數的過去交織出現在的自己。
但是很多時候,都能夠加快這種進程,去聽,去看,去思考,去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