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寒假,宋向文去孫奧和程鴻家玩的時候聽來了兩個消息。
一個是孫奧的爸爸去了鎮政府工作。孫奧的爸爸原來是做鋼結構的,穿著工作服每天跟鋼板鋼條打交道,不管是天熱還是天冷,都得在腳手架上忙碌著。
鋼結構這個工作,掙錢是不少,但是危險系數也是很高的。且不說那離地幾米甚至十幾米的腳手架,每天跟有棱有角的鋼筋鐵塊打交道,難免會磕磕碰碰,出血是常有的,這還算是幸運的了。器材不長眼,宋向文已經聽說了好幾個干鋼結構被砸斷手指的例子。
孫奧家并不窮,甚至可以說在整個村子的家境都是優渥的。孫奧媽媽的娘家很有錢,宋向文在孫奧家的相冊里看見過,一個上年紀但精神矍鑠的老人,拄著一根西方電影里紳士的手杖,帶著高帽子,皮鞋西裝燕尾服,拍的很是高檔。
宋向文小時候,孫奧家就有電腦了,而且家里的外墻都是用瓷磚貼的,跟用水泥或者直接就是紅墻裸露的街坊四鄰很是不同。
去鎮政府工作,也是孫奧的爸爸感覺自己的身體狀況大不如前了,每天站在鐵架子上,都是心驚膽戰的。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干脆,從這個工作下來,去政府當個第三方干點閑散的工作,倒是安全自在。
另一個消息,就是程鴻的爸爸又開始了新的項目。
宋向文和孫奧初六走完親戚都去了程鴻家里玩,程鴻家只有他和他姐姐在家,宋向文和孫奧問他:“誒程鴻,你爸爸你媽呢?”
程鴻說道:“回老家弄飯店去了,初八開業。”
程鴻的爸爸在煤場的生意上栽了個跟頭,市場上堆積著的煤賣不出去,他也就不再市場上干坐著浪費時間了。
在家里想了好些日子,在一天出門上街的時候,看到了不知道誰家請客,請來的下街炒菜,一輛廂式貨車后面裝著煤氣罐和鍋碗瓢盆以及各種食材。誰家叫就去誰家,按桌收費,農村的這種下街炒菜,省去了精致的擺盤和高端的就餐環境,用料上也不是很考究。
如此一來,成本就低了很多,當然價錢也要比飯店里面便宜不少,菜的量還不小,味道呢,加了不少的調味料,可以說是有滋有味了。家里請客人,請的多做菜太費勁,請上這么一桌,倒是很實惠。
這一下就讓程鴻的爸爸看到了新的商機,如果能開一個飯店,平日里接著這樣的下街炒菜的活,是不是也很有市場。
程鴻的爸爸在年輕的時候專門學過烹飪,拿過入門的廚師證,結婚以來,雖然下廚少了,但是自認為手藝一點都沒有生疏。做的飯,家里人沒有不說好吃的,既然自己有這么個一技之長,那為什么不發揮出來呢?嗨呀真的是,早就應該想到的,真是的!
想來想去,宋莊是不適合他一展宏圖的。宋莊紅綠燈那邊,有一家飯店,加上客房三層樓高,已經開了好幾年了,這幾年也換了幾次主人,也就那樣。
街上賣包子的、小吃的、熟食的都不少,而且這也不是自己的老家,沒有那么多熟人,且不說在這里租一個地方的價錢如何,就是開起來,怎么跟這些已經存在好幾年的店競爭?
還是得回老家的,老家那個地方,窮是窮了點,但是沒有這些競爭對象,也都是熟人,開店自然就便利了很多。
有了這么個想法,程鴻的爸爸開始盤算著自己家里的存款,要是把煤能在冬天賣一賣,賣個一萬塊錢,加上家里孩子他媽上班開回來的錢,再出去借一借,估摸著,盤個不大不小的盤面,然后開個飯店,也夠用。
人工成本的話,自己就是個廚子,孩子他媽打個下手,最多最多在找一個人來幫忙,用人成本也不高。
謀劃好,跟程鴻的母親商量,程鴻的母親總是順著他的,他說這樣能賺錢,那就這樣干唄,反正家里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