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候,從她櫥子里的衣服底下抽出來一個紅包,“文文,上高中了,升學是個大事兒,姥姥多了沒有,給你兩個錢,拿著上學,交個學費,買點好東西吃。”
劉二姐攔在宋向文前面,“哎呀也不是上大學,不用,娘,你自己留著,你跟俺爹恁們還得買點什么吃呢,不用給他,俺就給他錢了。”
劉二姐永遠拗不過姥姥,姥姥推搡著把劉二姐推開,把紅包塞進宋向文的口袋里,用力拍打拍打別讓它掉出來,最后再加上一句,“拿著昂,不準給我放下,我給你了已經。”
劉二姐埋怨一句,“哎呀,給他錢干什么,不用。”
這個話題就過去了。
宋向文從小就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不僅僅是發生在自己身上,每次有長輩要給小輩紅包的時候,一般發生在過年或者升學。
這個時候,孩子的爸媽就會有個人上來攔著,說著那些意思大差不差的話,“哎呀,不用,你們掙錢也不容易,你們自己留著,不用給他,我們就給了。”
雙方幾個回合下來,紅包百分之九十會成功的送到孩子手上,父母再埋怨送禮的長輩一句,“你看看,又讓你破費,真是的。”
每次宋向文以一種看客的身份看著兩個大人之間的你來我往,他能夠預料到下一步會發生什么,但每次都是看得津津有味。
這種人情味,有時候還真是挺有意思。
老師說,外國人大都是有一說一,送禮基本不推辭,推辭也不會再嘗試送出去。
老師說這是他們和外國人的不同之處。
宋向文還真的覺得,這種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東西,還真的挺有意思。他相信,能夠經過這么長時間歷史而保存下來的,一定有它的獨到之處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維系人際關系和家族關系的方面,這種人情式看似有些套用模板的你來我往,倒是給人情往來添加了幾分樂趣,也讓人和人之間的紐帶牢靠了幾分。
這趟過來,劉二姐也是有其他事情想找劉亮商量的。
那時候,他們兄弟姐妹四個,只有劉亮有一輛家用汽車,其他人家,都是農用的三輪四輪車。
所以,孩子開學或者家里有什么事情的時候,劉亮的車有時候就起了很大作用。宋婷在高中上學的三年,基本上每次放假,都是劉亮開著車去接回來的,開學的時候,也是他開著車去送她的。
劉二姐今天來,也是想跟劉亮商量商量,能不能開學的時候,早上吃個累把宋向文送過去。
繼續閱讀
劉亮吃完飯,穿著拖鞋光著膀子來了姥姥家,三兩句話之后,劉二姐就問他:“你最近忙嗎?”
劉亮歪歪腦袋,“忙,市里面有個小區,在那里安裝門窗框,一整個小區,讓我們幾個人包下來了,工期還很緊,也就是今天回來的早,前幾天,都是九點多回來,早上天不亮就走。”
“那么忙呢,還行這不,活挺好的也。”劉二姐附和了一句。
“那樣,文文過兩天開學,你能早上吃個累把俺送過去,他拿著行李,離家遠了也不好坐公交車這不是,要不不能來麻煩你。”
劉亮有點不高興,“俺家還得用車呢,大早上我天不亮就得出去,誰有功夫?”
“早上去市里干活的時候,給俺捎過去,放在學校門口就行,不用幫著他搬,這樣也不方便?”
“昂,實驗離著我干活的地方不近,也不順路。”
宋向文聽得出,劉亮是不情愿的,也是拒絕了劉二姐的請求。
劉二姐也沒多說,“行吧,那到時候再說,你要是不忙了,就送送俺們,忙起來了,就不用了。”
天徹底黑下來,劉二姐和宋向文又騎著電動車回家了。姥姥站在路口送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