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來,可好?”。
對于趙云下山,不管是童淵還是顏雨,都是持有反對的態度,一百個不愿意。
可是此時趙云的心意已定,三頭驢也拉不回來,誰的話都不好使,這山他下定了,這水他也趟定了。
“師父!師娘!我知道你們說的都對,也擔心我在外面受罪,可是,這山我還是要下。
因為亂世出英雄,時世造豪杰,我不愿蹉跎一生,默默無聞的活下去。
我愿提三尺青鋒劍,縱馬踏河山,保山河無恙,還天地之清明”。
說完,趙云就撲通一聲跪在了童淵,顏雨的面前。
“徒兒求師父,師娘準許!”。
看著跪在眼前的趙云,童淵,顏雨夫婦二人相視一眼,皆從對方的眼中看出了無奈。
他們是了解趙云的,知道這孩子一旦做了決定了,那就很難再更改了,從小就如此,犟的很。
最后,童淵還是嘆息一聲擺手道:
“唉!罷了!罷了!你要下山那就下山吧!不過下山后不準你提為師的名號,這一點你務必要記下”。
“師父!這是為何?”。
不讓報師父名號?這讓趙云很是費解,你又不是菩提老祖,而他趙云也不是孫悟空,
不過童淵接下來的一番話,卻讓他明白了其中的緣由,只見童淵一臉唏噓的說道:
“徒兒!下山后為師不讓你報我名號,其實也是為了你好。
因為師父年輕的時候曾闖蕩江湖,那時候心高氣傲,年輕氣盛,不知天多高,也不懂地多厚。
仗著一身過人的武藝,一度結下了不少仇家,雖然被我殺了不少,可也有許多躲了起來。
下山后我不讓你報我名號,就是怕他們知道你是我的徒弟后搞你啊!
也許他們武藝不如你,可是你的身邊人呢?防不勝防啊!
再說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下山后,你還是不要提及為師的名號了”。
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童淵能說出這番話來,看來年輕的時候沒少挨江湖的刀啊!
趙云聽完童淵的話后,瞬間明白了師父的苦心。
“是師父,徒兒記下了”。
童淵叮囑完了以后,顏雨又開始了,只見她輕輕的將趙云扶了起來,然后淚眼婆娑的說道:
“云兒,你自小便上了山,不知人間疾苦,也不知人心狡詐,出門在外不比家里,一定要小心啊!
若是有困難,你就去找你大師兄張任,二師兄張繡,他們分別是益州蜀郡從事,涼州武威縣吏。
實在不行的話你就回來,回到山上來,師父師娘養你一輩子”。
顏雨此話一出,趙云的雙眼瞬間就紅透了,緊接著淚水就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三國:重生趙云,桃園五結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