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騎兵與我一起為中軍,負責(zé)策應(yīng)前后,明日一早,三更做飯,五更出發(fā)”。
“諾!我等謹遵大哥之令!”。
此次趙云南下冀州一共帶了一萬一千騎兵,五千步兵,四千黃巾降卒,共計兩萬人馬。
至于在幽州各郡俘虜?shù)牧S巾軍,以及清剿上來的五十萬石糧食,他是一點都沒帶,全部派人送到了廣陽郡的薊城,交給了嚴綱看管。
趙云為何會如此做?因為他打算到了冀州后,就開始啃盧植的糧草,也就是朝廷的糧草,
不得不說,趙云這算盤打的是噼里啪啦響啊!就是不知道他從遼東帶出來的二十萬石糧草,夠不夠他們吃到與盧植匯合啊!
一夜無話,
第二天一早,天不亮趙云就率軍出發(fā)了,目標(biāo)冀州的中山國。
幽州涿縣距離冀州中山國并不遠,只有二百多里路,所以,三天之后,趙云等人便率軍來到了中山國,
不要以為三天的時間走了二百多里路很慢,其實不然,古代行軍一般情況下,若不是急行軍的話,每天走五六十里路算是多的了,
因為白天的時間不僅僅是趕路,到飯點了還要提前埋鍋做飯,天快黑了的時候,更要提前安營扎寨,以及不定時的休整歇息,
不僅如此,地形條件,道路狀況,水源情況,軍隊規(guī)模,士氣,組織度,補給情況等等,都會影響行軍的速度。
就算沒有其他情況的影響,正常一天算下來,扣掉埋鍋做飯,安營扎寨,休息休整的時間,真正趕路的時間不會超過七個小時。
中山國,北平城,
此時的先鋒大將徐晃,早已在城外等候著趙云的到來了,因為他在趙云下達命令的當(dāng)天,就率領(lǐng)三千步兵,兩千騎兵,從涿縣出發(fā)了。
所以,當(dāng)他看見趙云率領(lǐng)大軍來到城外后,他便當(dāng)即策馬迎上,待的到了趙云跟前,又是一個漂亮的翻身下馬,納頭便拜,
“末將徐晃!拜見主公!”。
“公明不必多禮!辛苦了!快快起來!”。
說著,趙云也翻身下馬,并彎腰伸手將徐晃扶了起來,待的徐晃起身后,立馬跟趙云匯報起了身后北平城的情況,
“主公!這北平城內(nèi)并沒有黃巾軍,只不過這北平城的縣衙,卻是被燒的一干二凈了!”。
“嗯!這個并不意外,畢竟這里是中山國,地屬冀州,而且還跟巨鹿郡接壤,縣衙被燒也在意料之中,走吧!入城再說”。
“諾!”。
隨后,趙云便帶著眾人,以及身后的大軍入城了。
三國:重生趙云,桃園五結(jié)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