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放在龍江飯店的一個雅間里,由縣里宣傳部安排和陪同。
“請問安總,你是怎么走上這個行業的?”
記者也是一個年輕的女性,年齡和安琳差不多。
“一開始,只是想和姐妹們找一個增加點收入的平臺,但隨著自己對這個行業的了解,覺得還是很有機會,慢慢的也想建立一個屬于我們自己的品牌。”
“也是民族品牌,咱們今天建立了嗎?”
“建立了,已經開始啟動推廣,正在全國布局,八月份前就能和大家見面。”
“叫什么名字?”
“柔情。”
“哇!好美的名字,柔情似水,很形象很貼心。”
“是的,柔情似水,呵護女性的健康與美。”
對安琳的專訪持續了近一個小時,市電視臺的說,他們要上新聞,還要上江渝衛視的專題節目,因為這個新聞很有代表性,能夠極大的增強民營企業的信心。
轟轟烈烈的揭幕儀式結束后,劉志剛第二天一早就要回去,他說要盡快拿到鞋與包的訂單。
在專訪中,他承諾至少還要來這邊投入一千萬的港幣,而且是在未來的一年里。
“亦銘,咱們就這樣定了,你們八月份過去,我也安排好時間。”
劉志剛的承諾,并不是信口開河,來這邊之后,他也認識到,光是追求錢的數字,沒有太大的意義,做實體也有做實體的好處與成就感。
“可以的,志剛,你這次回去,把這三個村的破房子和空地都買下來,有多少買多少,還有這個區域的門市,千萬別錯過。”
兩人看著地圖,夏亦銘一一畫圈標注,這些都是即將漲幾十上百倍的地段。
“好,這個小區的房子,我給你留了一套,咱們是鄰居,你們過去就可以住了,鑰匙先給你。”
紅山集團的成立,在安琳的人生里,就是一個里程碑,她也真正走上了企業家的道路,漸漸脫離生意人的角色,也算是開始蛻變。
以前絲廠的廠長辦公室,自然也變成了紅山集團董事長辦公室。
“亦銘,我不喜歡那么大的辦公室,空蕩蕩的,一點都不好,太浪費了。”
“嘿嘿!慢慢適應,這是工作需要,以后還要給你配一個秘書。”
趙廠長還是很有眼光的,在這個辦公室里,可以看見龍江河兩岸的吊腳樓,也可以看見集團的大門,還可以看見古老的龍江橋。
“我要你當我的秘書,工作上,生活上都是。”
“嘿嘿!我才不愿意呢,還不被你欺負死。”
“你敢,信不信晚上收拾你。”
看著靜靜流淌的河水,看著河里的兩只鴛鴦戲水,兩人都特別的感慨。
特別是安琳,曾經處在絕望的邊緣,現在卻是一片艷陽天,變化之大,甚至來不及適應。
“亦銘,明月皮具廠的人過來后,咱們集團就有八百多多人了,我覺得壓力好大。”
“愛琳,咱們這個屬于勞動密集型,人多也是正常的,集團發展起來,兩千人都不夠。”
“我們往精品方向發展,先搞好基礎建設,把基礎夯實了再說。”
“嗯,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步步為營。”
“可是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這些時間,稍微閑下來就特別想要你?哼!”
有意無意中,在夏亦銘面前,安琳都養成了朵朵的說話方式。
“說明你開始全方位的進入人生的巔峰期,就像母豬一樣,進入了高產期。”
“討厭,你才是豬,最壞的大肥豬。”
偎依在夏亦銘的懷里,安琳莫名的就覺得安全,就像一只稚嫩的小鳥,看了看無盡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