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四葉星軍方第十七研究院一位名叫諾蘭·布什內爾的年輕中督,在一次熬夜游戲時突發奇想,用三天時間制定了一份改造人特種部隊計劃的提案并提交給了研究院上級。
毫無疑問,這份倉促制定的計劃,研究院高層只草草的掃了一眼,就扔進了檔案柜的最底層,而異想天開的布什內爾中督也因為被認為工作太過輕松,調去了麥西林沙漠參與沙漠改造技術的研究。
然而三年之后,有人在檔案庫里發現了這份計劃書,在密訪了麥西林沙漠基地之后,隨著一紙調令,布什內爾中督搖身一變成了布什內爾中相,權負責第五十六特種部隊計劃,也就是軍方高層人士通常說的改造人計劃。
在軍方看來,十一月戰爭時控能者能碾壓四葉星的武裝力量,就是因為他們可以操控源能這種本源能量,中和一單位源能,需要千百倍的其他種類能量才能勉強做到,想要突破則要消耗更多。
而一個最低等的四級控能者,靈魂之中往往也包含著上百單位的源能,而且還能從外界環境中獲得補充。相較之下,無法操控源能的普通人對控能者,特別是高等控能者束手無策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因此,想要讓個人力量達到足以威脅控能者的程度,最大的難點就是如何讓士兵們使用可以和源能相匹敵的能量。
其他世界的武器算是一個途徑,早期軍方想要走的就是這條途徑。
像蒸汽世界和電子世界的大多數泛用型武器,彈藥和效果里都包含著蒸汽能或者微能,只是含量非常少,效果很差。原因很簡單,雖然一切物質拆分到極限,其實都是由本源能量構成的,但由于物質的穩定性和能量的排他性,導致本源能量構成的正常物質上,很難再附著另外的本源能量,即便兩種能量本質相同也不行,因此能附著在彈藥或者效果里的本源能量濃度極低,同樣需要大范圍的飽和式攻擊,才能對一個不躲不閃的高階控能者形成傷害。
而且,就算效果有限,這類武器的制作難度也很大,即便在原本的蒸汽世界或者電子世界,價格也高的驚人,何況是跨世界貿易了。當然,軍方如果咬著牙傷筋動骨,也不是不能小范圍列裝,但問題是其他世界也沒那么高的產量,只能每年分批少量購入,錦上添花還可以,但起不了決定性因素。
這條路走不通,軍方只能尋找新的途徑以尋找壓制源能之都那些桀驁的控能者們,于是,布什內爾中督就變成了布什內爾中相,并且在中相的位置上做了三年。
三年后,大多數人都不看好的改造人計劃居然真的成功了。
用電子世界那些上級人造人才有資格配備的小型反應爐替代原本的心臟,改造內臟和血管以適應反應爐的運轉,這樣一來,只要定期添加燃料,小型反應爐就可以為改造人源源不絕的和源能同為本源能量的微能,即便是不懂操控能量的普通人,在輔助控制系統的幫助下也能發揮出一個四級輔助控能者的力量,而一個下級控能者被改造后,更是可以擁有接近二級的力量。唯一的弱點,也就是無法在電子世界和源能之都外的世界里生存了。
當第一個歸屬于軍方的控能者走出適應訓練室,并且和軍方秘藏的幾位二級控能者打的有聲有色的那一刻,整個四葉星聯合政府和軍部都轟動了。特種部隊計劃大獲成功,諾蘭·布什內爾將軍收獲了無數榮譽,雖然僅僅在一個月之后,這位以每天熬夜玩游戲聞名的年輕將軍就在一次實驗室事故中身亡,而且他的位置第二天馬上被高層空降的新負責人取代,改造人計劃也隨之做了大量修改,但主要框架還是一直沿用了下來,小型反應爐從此成為了五六分隊改造人的標配。
這種來自于電子世界的高科技精密設備別看比心臟體積還小,蘊含的本源能量可一點都不少,直追一個正常二級控能者的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