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將軍,你的謀士賈文和呢?”劉琦看著被縛后,依舊非常傲氣的張繡。
張繡將近50歲了,身體強壯,并沒有將軍肚。
這讓劉琦很詫異。
劉琦繼續(xù)說道:“張將軍,你與我父親大人交情不錯,共同抵御曹操,為何卻突然背盟,投效了曹操?”
張繡默然不語。
他不是傻子,劉琦很明顯是在勸降。
但他也明白,他不能降。
他的兒子,還在許都城呢。
劉琦看到張繡如此神情,自然也明白了,讓人將張繡押了下去,關(guān)了起來。
劉琦對眾將說道:“曹操大勝了袁紹,難免有輕敵之嫌,所以才有張繡輕敵冒進之舉,大家以后對敵,不得輕慢!”
“諾!”眾將應(yīng)允。
劉琦安排孟建和寇封,領(lǐng)兵5000,于城東南三里,靠山下寨,以為犄角之勢,互為呼應(yīng)。
臨行前,劉琦反復(fù)叮囑孟建和寇封,一定要謹慎出兵,不得浪戰(zhàn)。
等二人走后,劉琦還是心憂不已,實在是曹操可以說是他心目中的勁敵啊!
三國之中,不說戰(zhàn)無不勝,但百戰(zhàn)不殆者,只有兩人,一個是江東孫策,另一個就是奸雄曹操了。
如今孫策已死,而曹操卻正得意。
文聘見劉琦憂心,勸慰道:“主公,你高看曹兵了,我與曹兵對陣數(shù)年,他們強在兵器鎧甲,如今我軍的兵器鎧甲比曹兵還要好,而我們荊州兵馬,擅長弓箭,黃家弓箭手,更是天下無雙,主公無需擔憂!”
劉琦笑道:“還是謹慎些為妙!”
劉琦能不擔憂嗎,這可是演義中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曹軍,可不是孫百萬,也不是劉跑跑。
……
曹操領(lǐng)兵3萬來犯,前鋒張繡卻全軍覆滅。
這讓領(lǐng)著虎豹騎前來的曹純放慢了腳步。
曹操隨后領(lǐng)著主力來到,聽到張繡全軍覆滅,哀嘆道:“是我輕敵了,才讓張將軍身陷敵陣!”
曹操派出偵騎,發(fā)現(xiàn)劉琦在堵陽城東南三里,靠山下寨,與堵陽城互相呼應(yīng),立的營寨非常嚴謹。
曹操帶著一眾將領(lǐng)遠遠觀察后,感到非常棘手。
回到大寨,曹操問道:“諸位可有破敵妙策!”
夏侯惇出聲道:“力破即可!”
眾將也以為然。
曹操看了看郭嘉一眼。
郭嘉說道:“主公如果要戰(zhàn),只能以力破之!”
曹操不由有些猶豫,思慮片刻,說道:“好,明日由文則帶兵3000,守住城東南,以防敵兵策應(yīng)。
其余將領(lǐng),各領(lǐng)兵馬,全力破城!”
……
堵陽城中,劉琦站在城樓上觀看著曹軍。
只見曹軍陣型整齊,布置規(guī)整,有條不紊,果然是一支精兵。
文聘站在一旁問道:“主公,寇將軍藏于營寨,是用來奇襲曹軍嗎?”
“備一后手!”劉琦說道:“明日若曹軍攻城,如有機可趁,就放煙花為號!”
龐統(tǒng)在一旁,點著頭,表示認可。
劉琦從來就沒有想過要被動挨打。
他帶兵3萬來援,加上文聘手中兵馬,還有宛城孟建帶來的1萬屯兵。
兵馬數(shù)量已經(jīng)超過了曹操。
劉磐領(lǐng)著1萬兵馬駐守在舞陰。
就算這樣,劉琦在堵陽城的兵馬已經(jīng)與曹操兵馬相同了。
但劉琦還是非常小心,這次可是上萬人馬的大戰(zhàn),和他奪取南陽的時候,完全比不了。
劉琦希望通過這次大戰(zhàn),能練就一批精兵。
他并不懼怕這場大戰(zhàn),只是感覺壓力山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