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闊倒是好說,畢竟是要娶媳婦的,而且人能干,在村里的名聲不錯,江又藍一跟媒婆說,人家立即就給說了好幾個人選,表示都可以安排想看。
但是到張喬的時候,江又藍和張常安就發生了分歧。
張常安是支持閨女繼續讀書的,上次買藥的事情,他沒給媳婦多言語,所以到底賣了多少錢,江又藍是不知道的。
江又藍平時心疼大兒子,本就在偷偷地補貼張遠,這孫女送過來之后,張遠兩口子就不管了,平時的吃喝都是江又藍照顧,錢也是她自己掏的。
所以,家里的錢,出去之前就留出來給張闊娶媳婦的三百塊錢,基本上沒錢了,要不是張遠見江又藍生病怕傳染給他閨女,當時就把閨女給抱回去了,江又藍多少還省下了一部分,但是最近一個月湯藥不斷,肯定又花了不少錢,她就想讓張喬退學,回家來趕緊找個婆家嫁出去。
張常安是堅決不同意的,只說錢的事情,不用江又藍操心,大不了他再去賣點叔爺的東西,藥材雖然沒有了,但是之前還留了一些毛筆和硯臺啥的,都是好東西,遇上識貨的人也能換不少錢。
錢的事情不再擔心之后,江又藍還是堅持要給張喬想看,想著自己在的時候,就把閨女的事情給定下,這樣,即使自己去了,也是放心地走的。
面對老伴的這種說辭,張常安也沒法不答應,只一點,訂婚可以,結婚必須要等到張喬高中畢業之后,而且這對象還必須是張喬自己相中才行。
江又藍只是想安排好兒女,并不是非要賣閨女,當然也是希望孩子以后能過得舒心的。
所以,江又藍也只是撐著病軀,讓媒婆給介紹而已,并不強制要求張喬,還跟她說,即使最后沒有相中的也沒事兒。
張喬也就以為沒事兒了,結果,姜小草也摻和了進來。
這姜家寶也到了娶媳婦的年紀了,但是人被姜家父母養廢了,啥事也干不好,二十多歲的大小伙子,一天就掙五個工分,都成村里的一景了。
姜母也找過老四姜小花,想讓四女婿幫著給姜家寶在城里找份工作。
人家當時也答應了,給姜家寶找了鄉里的供銷社,當臨時工,也跟姜家寶說了這是暫時的,等過段時間就幫他轉正。
供銷社,這可是好單位,姜家寶進去之后也很高興,結果,沒出三月,就從柜臺,調到了倉庫,然后又調整成了負責裝卸的。
這姜家寶哪能吃的了這種苦頭,回家就跟姜母哭訴,姜母就去找四女婿。
結果,還不等姜小花的丈夫運作,這姜家寶就被開除了。
這姜家寶在工作的時候,出去偷懶兒了,正好被供銷社的主任給逮到了。
你說,這平常人要是工作偷懶被逮到,還是領導,那肯定得誠懇地認錯,并且保證好好改正是吧,當然了,姜家寶是認錯了,但是架不住人家不改呀,接下來的一個星期被主任逮住三次,就這么被開除了,灰溜溜回家了。
姜母沒辦法,為了姜家寶,只能又去找了四女婿,姜小花的丈夫也只能管,來來回回地,給姜家寶找了四五份兒工作,都沒干住,等姜母再上門的時候,他干脆躲了出去,不管了。
這找工作崗位,哪怕是臨時工呢,東西人情,哪樣能少往里搭,姜母是一次也沒提過,全是姜小花的丈夫自己搭進去的,要不是當初他跟姜小草鬧了那么一出,他是不會管姜家的事兒,但畢竟自己理虧不是。
人情,東西,這倒是也就罷了,但是你好不容易有機會進去了,你好好干工作吶,結果,人姜家寶不是,人家好好偷懶去了。
一而再,再而三的,這姜小花的女婿也算是看出來了,這小舅子,純粹就是爛泥扶不上墻,就撒開手不管了。
這下,姜家寶在周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