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三夫人舉起手中的繡繃,她原是想要給阿蘅繡一枚手帕的,只是多時未曾拿過針線,畫好的繡樣繡出來后卻沒能讓她滿意。
她隨手將繡繃放到一邊,幸好沒有提前和阿蘅說過這樁事,等她再熟悉一下針法再說吧!
“阿蘅在宴席上見到宋家的姑娘了,她可好相處?”
宋家與溫家的婚事已成定局,不管阿蘅是何等的說法,宋姍茵與溫桓的婚事也是一定會辦的,只不過阿蘅對那位宋姑娘喜歡與否,就決定了溫三夫人將來對待宋姑娘的態度。
倘若阿蘅覺得宋姍茵很好相處,那溫三夫人肯定也會把宋姍茵當成自家人來對待。
若是恰好相反的話,她也不會刻意去挑宋姍茵的錯處,頂多就提前勸說溫三老爺將分家的事情落到實處罷了。
別人家的姑娘也是從小嬌生慣養長大的,就如同溫三夫人不愿意因為別人家的姑娘就委屈了自家的孩子,想來對方的長輩也是這般想的。
就不必太過親近,只做關系疏遠的客人來看待便是了。
阿蘅好奇的看向溫三夫人手邊的繡繃,雖說繡繃是倒扣著的,但還是依稀能瞧見上面的花樣,也不知溫三夫人是不是準備做雙面繡,雖然背面的花色斷斷續續,只能看得出大概模樣,沒能更細致一些。
她聽到溫三夫人的問話,連忙說道“宋姐姐很好相處的,而且她以前還給我送了不少東西呢!”
接著她就將溫桓隱下宋姍茵的姓名送禮的事情給說了出來。
溫三夫人詫異的看向阿蘅“我知道桓兒從前也與宋家姑娘通過信,可他怎的好做出那種事情!”
她是不清楚當初的事情,也不知道阿蘅對陌生人有多煩心的。
阿蘅給宋姍茵解釋過一遍,卻不能將原話再說給溫三夫人聽的,事情發生的時候,她就沒有想過到自家爹娘面前告狀,如今也都過去好些年了,更不需要再舊事重提。
“大概是因為宋姐姐送來的那些東西都格外的合我心意,阿兄擔心我喜歡姐姐,更甚過喜歡他,這才沒同我說過那些東西原本是誰送的吧!”
雖然是猜測之語,可阿蘅忽然就覺得這種說法也很像那么一回事呢!
她笑瞇瞇的蹭到溫三夫人的身邊,正準備再說些什么的時候,突然動作一滯,臉色也變得很是蒼白。
只是溫三夫人暫時沒有發現阿蘅的異樣,因為她的注意力都被匆匆忙忙跑進門的溫檸給吸引過去了。
“檸兒這會兒不應該在書房練字么,怎么突然跑到娘親這兒來了?”
溫檸跟溫三夫人和阿蘅問過好后,就可憐兮兮的看向了溫三夫人下首的阿蘅。
小聲嘟囔著“可我要是這會兒不來找娘的話,就又要和姐姐錯過了。”
和溫如故記憶中那個早熟的孩子不同,阿蘅對溫檸的印象還停留在孩子氣上,他很少會像那個孩子一樣說著大人的話,反倒是和從前的阿蘅有些相像,天真又好哄。
阿蘅吩咐一旁的侍女給溫檸端上了一杯蜜水,小孩和她一樣,都喜甜不喜苦。
不過他這會兒年紀還小,并不會像后來那樣認為男孩子就不能喜歡吃甜的。
溫檸是從書房一路跑回來的,落座之后確實覺得有些口渴,就將侍女端上來的蜜水喝完后,才同阿蘅說話。
“以前姐姐在書院讀書的時候就很忙,我時常會見不到姐姐,好不容易等姐姐回到京都,可姐姐三天兩頭的就要和二姐姐、三姐姐她們一起出門玩,每次我完成先生布下的課業,想要去找姐姐的時候,姐姐要么不在家中,要么就是已經早早的歇下了,我都等了好久,還是沒等到姐姐空閑的時候。”
說這話的時候,溫檸滿臉都寫著委屈。
他不就是想要和自家姐姐多說會兒話么!
可總是找不到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