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路上的談話,也確定了老爸以及家庭的未來方向。
老爸馬振東是在鎮上的采購站當會計,在八十年代初,供銷社、采購站、糧站等人員并不是分的那么清,所以,每年收農民交的糧食、棉花等,老爸是驗等級、過秤、記賬啥活都做,而且因為采購事宜,還經常全國到處跑,在當時家里條件不說多好,卻也比一般純種地的老百姓要強些,但也有限。
老爸點起根煙,半響也沒說話,
“要不我辭職帶他鼓搗點啥(做生意之類的),在采購站待著一個月也就百十塊錢,也就夠咱個家過日子,咋幫呀。”
老爸還是沒有明確思路。
“滿江(大姨家老二)今年高考,差了好二十多分,也不想上了,可不上干啥去呀?”
老媽皺著眉頭說。
“要不這樣,正好他們鄉里要開個供xiao點,讓他考考,剛高中畢業,我再找人說說,應該沒問題,考上了就給他安排那兒去”老爸還是從他的單位方向在想辦法。
“嗯,也行,總是有個班上,還能補貼家用,這樣干幾年,再給他調鎮上來,找個媳婦成個家,也算了了一樁事。”
繼續閱讀
老媽覺得可行。
殊不知,他們鄉里供銷點沒兩年就黃攤兒了,滿江也就沒了工作,正處著的對象,因為滿江沒有工作,家里又窮,就要退親,滿江不同意,結果對方比較狠,告派出所說滿江摸她,結果滿江立馬被拘了。
后來老爸不停找人疏通關系,并賠禮道歉的讓女方撤了案,可滿江再家里是呆不住了,就整天來馬龍家求老爸,正好鎮上的供銷社也不怎么景氣,老爸就干脆辭職了,把家底都打掃上,又借了不少錢,帶著滿江去縣城開了個飯館。
結果可好,老爸的性子屬于老實好客型,在縣城開飯館本來就微利,今天這個熟人過來不要錢,明天那個衙門的過來記賬,飯館就賺不了啥錢。滿江又很想衣錦還鄉,就借了給飯館供貨的商戶的一輛摩托,裝b回家結果開溝里,摩托報廢,人重傷。老爸給他治病又借了不少錢,還得賠人家摩托,為了還債,把飯館又給轉了出去,創業失敗。
后來滿江腿好了些,拍拍屁股就自己去東北賣十三香去了,然后倒插門留在了東北,后來就沒消息了。
而老爸采購站的工作也沒了,就回村做豆腐賣,偶爾還去鎮上糧站幫著算賬啥的,慢慢還賬,并供馬龍上學,等馬龍考上了大學,學費猛增,老爸就買了個農用三輪,從農墾那邊收購稻草賣給縣城的造紙廠。
結果在馬龍還上大學時,老爸老媽開著嚴重超載的三輪(當時的情況,不超載不賺錢)出了車禍,老爸當場去世,老媽肋骨骨折,肺部受傷,而后的日子也干不了重活,受了半輩子罪。
回想到這些,馬龍想起正是這個時候老爸的出手導致了后續的一系列事件發生,就出聲道。
“爸媽,我有個想法,說給你們聽聽。”
“小孩子知道啥,還你說說”
老爸一臉嫌棄。
“說說怕啥,咱兒子馬上升三年級了,也是中小學生了(在我老家,小學一二年級叫初小,三四年級叫中小,五六年級叫高小),學習還那么好,萬一真有好主意呢”
這是老媽,總是把兒子當成寶。
“那你說說看!”
老爸無奈又不上心的敷衍道。
“我覺得二哥(滿江)就差了二十多分,讓他去復讀一年吧,我馬健哥(堂伯家的大哥)不是復讀了兩年,考上了天京財大?聽說以后要分配去銀行的,我二哥這個比他第一次高考考的分還高呢,那咋不能呀。等考出去了,房子我大姨都不用給他準備了,還能有個好工作。也就是在供他一年看看唄,給他講講馬健哥的事,沒準